“不錯,此物名為懷錶,用來記錄十二時辰。”

朱權笑著為朱允炆講述懷錶,隨即將一本地圖交給對方。

“小皇叔,為何不給我《紀效新書》?您認為,行軍打仗我不如允熥?”

朱允炆看似文弱,骨子裡卻也爭強好勝。

“你若是想走得更遠,海圖比《紀效新書》更適合你。”

“你看此圖之中,這裡便是我大明,萬里之外,更有其他諸如弗朗吉的強國。”

“他們即將透過大航海運動,找尋咱們大明,如若有一日,大明比他們弱,海洋又無法抵擋他們,那該如何?”

朱允炆臉色慘白,國與國只見,可沒有什麼情誼可言。

“所以,小皇叔才建議皇爺爺開展市舶司!”

“我大明不可落後於人,訓練水師勢在必行!”

“我大明更應該提前一步,進入大海,發掘更廣袤的土地!”

孺子可教也!

朱權輕笑道:“允炆,大本堂的先生們都是好意,不可因為本王,就與他們疏遠。”

朱允炆低頭認錯,“小皇叔放心……允炆去向黃先生賠罪便是……但他教的就是不如小皇叔!”

寬慰好兩個侄兒,兄弟二人來到長亭之外,準備臨行前的促膝長談。

“十七弟,大寧之地,並非想象中的安寧。”

朱權本想為大哥斟茶,卻被太子爺奪過,“臨行之前,讓大哥做些什麼。”

“二弟,三弟他們,定有諸多部署,更別說老四向來深謀遠慮。”

“大寧設定衛所,無疑削弱了他們三個的重要性。”

“你去往此地,切莫與他們三人發生衝突,清官難斷家務事,我們兄弟若是不睦,父皇也會因此傷心。”

朱權輕抿一口茶水,點頭道:“大哥放心,臣弟心裡有數。只是大哥勤於政務之際,也別忘了保重身體。”

你啊你!

朱標無奈一笑,“你到頭來,確實叮囑起為兄了!”

“韃靼虎視眈眈,遼王阿扎失裡,並非表面上那般老實。”

“老四的奏摺所說,孤並不完全相信!”

“朮赤雖是你的結義安達,對此人也不能完全相信。”

朱權並未反駁大哥,這是臨行前的春諄諄教誨。

“你在應天的王府,孤會時常派人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