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時間,轉瞬即逝。

應天府外,大明太子朱標,帶著兩個兒子,以及藍玉,沐英,李善長,詹徽等文臣武將,親自送行朱權。

一向活潑好動的朱允熥,如今卻如霜打的茄子,賴在朱權身邊不走。

一向溫潤如玉的朱允炆,此刻同樣心情不佳,始終緊攥著雙拳。

兩位皇孫,第一次覺得藩王制度太過無情!

以後與小皇叔天各一方,不知何時才能夠再次相見!

“你們兩個逆子!還不快放下十七弟?”

朱標訓斥道:“孤還有話,要與十七弟說!”

朱權輕笑一聲,拍了拍允熥的肩膀。

“大哥,先讓我跟兩位侄兒說兩句吧。”

這一去,山高路遠,朱標點了點頭。

兩個兒子,自幼便與朱權一起長大,感情豈能不深?

“允熥,耷拉個臭臉給誰看?”

“小皇叔!都怪皇爺爺那勞什子制度,弄得咱們皇親國戚,還要去邊疆吃沙子!”

朱允熥心直口快,卻被允炆訓斥道:“允熥,不可胡言亂語!”

哼!

眼看兩兄弟又要爭吵,朱權變戲法般,從大袖中拿出兩本書。

“允熥,看看這是什麼?”

“這……”

朱允熥老臉一紅,明顯是西門大官人與金蓮姑娘的故事集。

再看另一本,正是朱權編撰的《紀效新書》!

“允熥,你生性好動,以後投身行伍,說不定領兵打仗的才能,比我還要強。”

“小皇叔此話當真?”

朱權點了點頭,心中默唸:“當然是騙你的!可惜孩子需要鼓勵。”

朱允熥抱著《紀效新書》,如獲至寶。

“允炆,看看這是何物?”

朱權自然沒有忘記大侄兒,掏出一塊造型精緻的懷錶。

“此乃,南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