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王府。

朱權已經將《紀效新書》分發給府上眾將。

鐵鉉拿起書,便已經翻閱檢視,還不時提筆註釋,顯得異常認真。

盛庸則直接看到了火器篇,尤其是對三段射的運用,更是讓其大開眼界。

瞿能翻看過後,直接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平安結果兵書,不屑道:“殿下,練兵之法還要在軍中獲取!這等書本有何作用?”

平安只覺得其他同僚,為了討寧王歡心,裝作看書認真,當真是好笑!

他平獅子可不是那種趨炎附勢的軟骨之人。

若是這兵書寫得有紕漏,他會第一時間指出,根本不給寧王留面子!

想到此處,平安隨意翻開一頁。

“兵之貴選。其法惟在精。”

“城市遊滑之人,奸巧之人不可用。”

“鄉野老實之人,惟素負有膽之氣,使其再加力大,豐偉伶俐,而複習以武藝,此為錦上添花。”

“然此等之人並不好選,必精神力貌兼收,方可成為一代兵王。”

平安看到選兵條例,便覺得十分有趣,他在軍中多年,怎能不知道朱權所言非虛?

為何洪武大帝麾下軍隊作戰勇猛,只因大部分都是出自貧苦農家的老實人,精神力貌兼收,心中有大抱負者,方能勇猛無畏!

“如何?”

朱權看向平安隨意一問,後者嘴硬道:“也就是那麼回事!”

鐵鉉莞爾一笑,調侃道:“殿下此書,可與孫吳並列,到了平獅子嘴裡,卻是平平無奇?”

平安老臉一紅,負隅頑抗道:“此等兵書,還未進行過實戰,豈能說它能與孫吳並列?”

瞿能與盛庸相視一笑,給出了答案:“死鴨子嘴硬!”

朱權負手而立,絲毫不在意平安的“忤逆”。

“明日,本王就要在朝堂上,與眾將推行《紀效新書》!”

平安緊皺眉頭,其他人不好說,但李景隆這廝能同意就怪了!

大家練兵多年,最後還不如寧王殿下,豈不是變相承認了自己的無能?

不過能看到寧王出糗,倒也不錯!

屆時給義兄寫封信,繪聲繪色描寫一番,豈不美哉?

——

隔日,奉天殿。

待到六部尚書上奏完畢,李景隆已然一步跨出。

“皇上,寧王殿下從未領兵出征!擔任北伐主帥有些不妥,臣懇請皇上收回成命,不可誤我大明軍國之事!”

說罷,李景隆雙膝跪地,不停叩頭。

常茂,常升,馮誠,傅天錫等人盡數出列,躬身行禮道:“請皇上三思!”

老朱臉色鐵青,忍不住懂了些許殺意。

可這些人都是功勳之子,他還是不忍下手。

“好!既然不服,那便重啟鳳陽演武!老十七若能戰勝其餘塞王,汝等便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