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騰佑壽,與神秘讀書人的比鬥不脛而走。

吸引了應天府絕大多數的讀書人。

“騰佑壽,此人雖是滿意,但確實素有才華!”

“一個不知名的讀書人,也敢代表我大明應戰,輸了豈不是丟人現眼?”

“走走走!別在這喝茶,過去看看熱鬧!”

“有什麼好看的?咱們這些國子監監生,都不是騰佑壽的對手!”

“那首《瀟湘煙雲》的殘譜,就讓我等難以應對了!”

抱著好奇的心態,不少讀書人,甚至是隱居大儒,都紛紛走出家門,想要一看究竟。

奉天殿。

蔣瓛面色鐵青,悄聲將此事告知朱元璋。

“皇上,寧王府外,聚集了不少人!”

“扶桑監生騰佑壽,揚言要為我大明恢復文化!”

“應戰之人……”

老朱眉頭緊皺,大明可不能輸給扶桑蠻夷!

“給咱說啊!應戰之人,是國子監,還是翰林院!”

蔣瓛大氣不敢出,硬著頭皮說道:“是寧王殿下!”

呼!

群臣深吸一口氣,寧王善謀,通曉軍事不假。

可讀書人,文化上的事,跟行軍打仗壓根不沾邊。

“完了!遇到騰佑壽,就算是寧王殿下,也會敗陣!”

“此人甚是有才,堪稱如今國子監第一人!”

“此人琴棋書畫精通,當真是才子!”

朱標聽聞朝臣的議論,當即大怒。

“吾弟之才,十倍百倍於那蠻夷!”

“汝等何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蔣瓛!去給本太子盯著!一有結果,就讓錦衣衛來報!”

太子如此做主,還是第一次!

何況是越過皇上安排,蔣瓛不敢違逆,在那一刻,他在朱標看到了皇上年輕時的身影。

“太子殿下有所不知啊!騰佑壽之才,當真是翹楚!”

“不錯!寧王殿下即便善謀,在真才實學面前,也謀無可謀!”

“朝廷理應派人前往,制止雙方比鬥,保全我大明顏面才是!”

群臣獻策,更多的是主張逃避,而非應戰。

若是贏了,皆大歡喜;若是輸了,大明顏面不存。

太子朱標力排眾議,大怒道:“父皇,兒臣擔保,十七弟定然不會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