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洛陽 第三十四章 廿年一夢(第1/3頁)
章節報錯
劉榮走了,帶著陳瞻的信。
看著他離去的背影,陳瞻嘆了口氣。
雖然自己明明知道放任北疆不管的嚴重後果,但是自己畢竟人微言輕。
在邊境真的出現嚴重後果之前,朝中公卿們是不會願意因為自己的一家之言,花費巨量錢糧的。
他也不知道讓劉榮去北境能起到多大作用。
但是在自己用用力量之前,再多想也只是徒增煩惱,只能盡人事聽天命吧……
有這個精力惋惜,還不如多花點力氣讓自己變強呢。
還是要怪自己太弱啊!
陳瞻搖了搖頭,將雜念趕出腦海,步入書房。
但此時雖已入了夜,對陳瞻一個現代人來說,入睡還為時尚早,於是陳瞻便點了燭火去書房。
還有月餘便要發生熒惑守心了,陳瞻準備瞭解一下這個時代的數學水平,然後據此針對性地寫好解說辭。
否則到時候技術太過超前,朝中搞天文的官吏們沒有一個人能聽懂,或者數學工具不被認可,可就尷尬了。
不過既已有了自家的藏書,陳瞻也不會再花冤枉錢從系統買。
令陳瞻驚訝的是,書房中不僅有儒家的經典,算學類書籍竟然十分齊全,竟也分門別類單獨整理出了滿滿一個書架。
這在經學傳家的陳家是十分難得的。
陳瞻拿著燈籠一個一個地照過去,最終目光停在了一本《九章算術》上。
《九章算術》成書於大雍初年,是成書年代最接當下的一本系統的數學專著。
陳瞻打算先透過它,大致瞭解一下大雍現在的數學水平。
書櫃有些高,陳瞻懶得拿梯子,只把燈籠放遠,然後踮起腳去夠擺放在書架上層的《九章算術》。
書架塞得太滿,抽出《九章算術》的同時,旁邊的一本書也被帶了出來,就直挺挺地砸在了陳瞻的頭上。
陳瞻撿起一看,發現那封面上沒有書名。
開啟仔細一看,發現卻是一本筆記。
開篇記的是一些經史子集,文章詩賦,從文中出現的時間,和作者的口吻來看,這本筆記應該是陳父留下的。
果然是人不文青惘少年啊。
想不到作為富商的老爹,在年輕時還有如此風雅的一面,陳瞻微微一笑,繼續看了下去。
然而,翻了幾十頁,後面筆記卻越發雜亂了起來。
就內容來看,經學和詩詞歌賦的讀書筆記少了,時政雜談越發多了起來。
且多有牢騷之語,字跡也越來越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