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這個功德結算模式,結合之前記在小本本上的幾條推論,關於系統執行機制,陳瞻可以大致得到以下幾點推測:

1.系統可以有限預測。

但是小世界對於系統而言也相當於一個黑箱,系統並不清楚小世界的執行規律,只能根據統計學規律得到宏觀的預測結果。

且每次預測得規模越大,預測得越細緻,消耗的功德越多,實際上並不能常用,所以功德結算需要觸發,而不是實時進行的。

2.系統很缺功德。

並且在他穿來之前,系統應該是對於這個小世界進行了一次準確的全面的預測,並且在知道小世界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發展情況不容樂觀,所以才找了他這個外援。

其實結合上一點,這一推論也就說得通了。

如果沒有功德的限制,系統在有預測模型的情況下,直接上預測模型構建代價函式,結合強大的算力,靠機器學習都能殺穿全本,完全沒必要找他這個外援。

萬事皆有代價,陳瞻不信把他這個外援拉過來就不需要代價。

如果說是為了節省功德,那麼請外援的行就理多了。

因為在功德有限的情況下,系統的預測頻率和準確度,已經不能保證改善世界的有效性了。

畢竟人雖然不如機器精通浮點運算,但是模糊運算能力不弱,而且功德消耗比系統自己上手小得多了。

如果外援節省下的功德小於拉外援的代價,那麼拉外援的行為就是合理的。

在這兩點的基礎上,陳瞻進行了第三點,關於這個世界本源的推論:

3.系統和這個世界是同源的,所謂功德應該就是這個世界的產出,也是維護這個世界執行的消耗,是系統的能源,也是系統的目標!

離譜吧!陳瞻想到這一點時也覺得自己腦洞大出天際。

但是隨即轉念一想,既然穿越這般魔幻的事情都真實地發生了,那麼這點小小的魔幻還算什麼呢。

所以陳瞻及時止住了給這個猜測打上叉扔到垃圾桶裡的衝動,順著這條路思考了下去。

陳瞻越思考越心驚,這個猜測無疑是合理的!

系統的動機是功德,獎勵結算使用功德,運算買東西要花功德,修復身體要功德……

但是系統一直沒有說功德是什麼,只說他推動社會正向發展就能獲得功德,那功德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現在看來,功德應該是“萬民的福祉”或者“眾生的願景”那一類東西,所以系統才一直想要發展生產力,想要讓這個世界產出更多的功德。

但是為什麼系統執著於發展了小世界,獲得功德呢,因為它們本就是同源的呀!

因為系統和小世界是同源的,所以它想要功德,就要發展這個小世界,透過獲得分潤的方式獲得功德,而不是不講武德,直接抽調!

以系統之前展示出的,對於這個小世界各項引數說調就調的能力,陳瞻不相信系統想要白嫖,這個小世界能有還手之力!

但是這個世界本源和系統本來就屬於同源的!

而且系統是這個世界本源所誕生,那麼系統本身的能量,自然也有這個世界的特殊本源!

所謂的功德,其實就是系統在這個世界的功績,在這個世界的所有事情,都有系統的功勞在。

所以系統才會給他們這個世界的各項生產力加分,而他們自己,也可以根據功績,從世界本源那裡領取功德。

這個世界和系統之間,有什麼聯絡?

在這個猜測下,系統和小世界的執行機制都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