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洛陽 第十六章 對弈(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細細地數了目數,一番計算過後,臉就黑的像是鍋底。
原來在他自己享受絞殺的快感的時候,陳瞻已經牢牢地佔據了邊角。
若是再這樣下下去,剩下的棋局陳瞻不需要費心佈局,只要往邊角塞棋子,便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劉榮已經反應過來了,他之前地酣暢淋漓也是陳瞻有意為之,一步步引導的!
可是中腹是關鍵啊,若是不慎滿盤皆輸,難道他是有意控制我行棋的走向的?
一個可怕的想法浮現在劉榮的腦海中,不禁令他的冷汗涔涔而下。
人真的可以如此縝密嗎?
陳瞻見劉榮面上神色數變,便猜到他心中所想,輕笑一聲:“劉君這是看出來了?”
陳瞻倒是在心裡給劉榮的機變和冷靜點了一個贊。
這應該是劉榮第一次面對這種打法,他的定式從未使用過,不存在提前暴露目標,劉榮是依靠自己冷靜分析,才看出眼前的困局的。
同樣是初次對陣,那群士子卻是隻緣身在此山中,毫不知情。
劉榮沉默一陣,平靜地認輸道:“是我技不如人,如此是必死之局,榮輸了。”
在剛才的對局種,自己一舉一動都被來人引導卻一直沒發現對方意圖,所以對方的棋力比他高好幾個段位,反正他是輸得心服口服。
見劉榮認輸,諸人皆譁然。
有快人快語者搶先發問:“劉子裕認輸了,可是中腹已經佔領了,這是必勝之局吧?”
有懂行者思考了一會,也發現了棋局中的奧妙:“等一下,我明白了!妙啊!陳君佔領了邊角,接下來只需塞棋子便能取勝!我先前怎麼沒有看出來!”
當然,也有之前譏諷過陳瞻的人繼續嘴硬道:“你剛才怎麼不說?不過陳明遠雖然贏了,但確沒了正大光明之意,一心只求勝負,手談的美感被破壞殆盡了。”
“呵呵,你行你上呀?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有人將他先前譏諷陳瞻的話返還給他。
陳瞻卻沒有理會眾人,也沒有接劉榮的認輸,而是再次將棋簍對調:“必死之局倒是未必,劉君若是無事,可願與瞻下完此局?”
只有魔法才能打敗魔法,而讓一個狂士折服的最好方法就是比他更狂。
雖然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但是羨慕嫉妒恨,大多發生在同一量級的競爭中。
著這樣的競爭中,大家相互不服,又沒有絕對的強弱衡量指標,故而見到強者便心生不服,覺得自己並不弱很多,於是相互攻訐。
陳瞻知道,今天他擊敗了劉榮,肯定有人會不服,至少在剛剛的議論中他就已經聽到了幾個不太好的言論了。
至於到了背後,他們會不會更加肆無忌憚,甚至捕風捉影潑髒水,那更是母庸置疑的。
這些人幹啥啥不行,潑髒水可是專業的。
這些髒水肯定本身就是難以自證的,至於指望吃瓜群眾理性思考,普及基礎教育的後世都做不到……在大雍更是異想天開。
所以陳瞻需要形成壓倒性的優勢。
若是能顯而易見地,在劉榮最擅長的方面,碾壓之前單挑幹翻整個太學的劉榮,那麼這樣他便能立起一個天才的人設。
輸給天才是不丟人的,更何況自己也沒有踩著他們上位。
如此這群太學生認識到了他的實力,再動手之前首先要掂量一下。
再加上劉榮四處樹敵建立的“統一戰線”,太學生們有了面子,也不會得不償失得來招惹他。如此他便能一勞永逸,少掉許多麻煩。
至於互換陣地之後會不會輸?
反正他有系統,實在不行就開超算,靠算力堆也堆出來了,怎麼可能輸!
然而劉榮卻不知道陳瞻的心路歷程,他聞言眉毛一揚,非常驚詫的樣子,脫口而出:“這已經死了一塊,如何能勝……”
說到一半又想起自己平生下棋難逢對手,剛才卻在不知不覺間輸給了那人,便趕忙趕忙收住了話頭。
陳瞻道:“這局棋才幾十手,四角皆空,任我縱橫,變數難測,我下這一局,也並非不能勝。”
劉榮雖一向反感繁文縟節,但對於有真才實學之人向來尊敬,如今棋逢對手心中戰心大起,又好奇陳瞻如何反敗為勝。便也不謙讓,拈起一枚黑棋落在棋枰上,佔據了白子的出逃之路:“我倒要看明遠如何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