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洛陽 第十七章 碾壓(第1/2頁)
章節報錯
中腹的一塊已經被白棋基本佔據,沒有多少發展空間。而劉榮囿於時代的定式,不重視邊角,白棋在四角劣勢已現。
但好在現在劉榮雖然被他點破,但還沒來得及佔據邊角,棋盤四角都還有空地。
更何況劉榮也是天之驕子,為人矜傲,見他對換棋盤,接手必敗之局,面雖面上不顯現,但心中定然有自己的傲氣,所以下起棋來必然有失冷靜。
在這種情況下,他陳瞻即使不靠系統,靠著他多年修習的“圖論”和“最最佳化方法”降維打擊,也未必沒有一爭的機會。
不過如今劉榮認真起來,這對弈起來也有點興味了,陳瞻想著,跟著應下一子。
有了前面大意失荊州的教訓,這次對弈劉榮也變得謹慎多了,每下一步都要思考一番,反覆推演其中是否有什麼坑。
然而卻如管中窺豹,看不出什麼所以然來。
饒是如此,十幾手之後,劉榮落子的速度仍然慢了下來,每下一步都會陷入長長的思考。
陳瞻也不催他,依舊不緊不慢地拈子,落子。
看在旁人眼中,陳瞻危然端坐,氣定神閒,姿態很是優雅。落子時輕快果決,雲淡風輕,從不左顧右盼,應是成竹在胸。
而劉榮卻蹙眉思索,陷入僵局。故而圍觀的眾人雖有一大半沒有跟上兩人的思路,卻也能從他們的表情中察覺出場上的形勢來。
只不過面前的場景太過魔幻,剛剛劉榮還說這是必死之局,為何現在如臨大敵的反而是他,而陳瞻卻處變不驚。
只是如今眾人懾於陳瞻力壓劉榮之勢,也不高聲議論,只是竊竊私語,私下討論。
比如之前發言的那個懂行者,現在就如數理課上唯一能跟得上老師思路的學霸,正在被一眾學渣瘋狂追問:
“王兄可看出來了什麼,陳君這步棋是何意呀?”
“是啊,王兄可跟上陳君的棋路了,給我等講講吧!”
被稱為王兄的男子心裡大窘。
陳瞻的棋路如羚羊掛角,落子之間似乎沒有什麼聯絡,但是又在數步,或者十數步後相互勾連,總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雖然這位“王兄”雖然看不懂棋局,但就如被大家寄予厚望,但也沒有聽懂的學酥,實在拉不下面子承認自己完全不懂,嘴上趕忙遮掩道:“別吵,我再看看,陳君棋路不拘流俗,我還需再思考一下”
王兄在心中怒吼:“算十幾步之後,這等遠見……沒看見劉榮都在蹙眉思考,你們為什麼會覺得被劉榮幹翻的我能看得出來!怕是今天定要丟面子了。”
但是他隨即又轉念一想,陳瞻可是天才啊,劉榮幹翻了他們,現在陳瞻比劉榮更厲害,自己看不懂,輸給陳瞻不丟人,於是便放下心中的顧忌,坦然承認:
“陳君棋力高於我甚多,我亦不明陳君意圖,只是陳君棋路看似不成體系,無跡可尋,卻能料敵於先,在十數步後成為破局之筆。我雖不明陳君為何如此行棋,卻能在十幾步後講講如此行棋對於場上的影響,諸君若不嫌棄,便聽我一言,若有錯漏還請斧正。”
果然,眾人聽得王兄承認看不懂後,也並不輕視於他,反倒如學渣發現班上的學霸也聽不懂之後,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
“王兄敦睦豁達,有古仁人之風!”
“我等才疏學淺,還請王兄為我等解惑。”
之前那個譏諷過陳瞻的人拉不下面子,仍然如祥林嫂般嘀咕道:“陳明遠壞了規矩,沒了正大光明之意……”
只是周圍的人心思都放在對局之上,鮮有聞言者也只是輕蔑一笑,並不回應,這人只好訕訕地閉了嘴,呆在那裡手足無措,裝作在看棋局,什麼都沒發生。
棋盤上,雙方又下了十幾手。
劉榮看了一下棋局,如今棋盤上的形式已經逆轉!
之前他沒有看出來得“廢子”都連線起來,交相呼應,彷彿形成了一張大網,堵住了他的退路,讓他插翅難逃,他將黑子往棋盤上一丟說道:
“是我輸了。那麼大地劣勢都被白棋扭轉過來。陳兄果然是深藏不露,心計、棋藝俱妙,我不如君甚多,輸得心服口服!我回去定然好好領悟。來日再向陳君討教,如何?”
陳瞻暗暗佩服他的決斷,抬頭看了劉榮一眼,有欣賞之意:“圍棋不過是小道,行一棋,不足以見智。”
在大雍,圍棋可不是小道,而是上升到和詩書經學一樣的“精其理,足以大俾聖教”的“可教化大眾”的地位了。
所以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如今陳瞻贏了棋局,卻自謙“圍棋只是小道”,贏了棋局也不值得驕傲,這話是在給之前和劉榮下棋,車輪戰還輸了的他們解圍。
陳瞻放下棋子,目光掃過在場眾人,接著說道:“只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瞻實在當不得討教一詞。手談不過是同門之間相互切磋,不為爭勝,則對我亦有進益。”
這是表明大家在一起可以互相學習,他陳瞻也有不如大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