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在秣兵歷馬的時候,吳軍也沒閒著,聽到京城傳來的訊息,吳三桂不禁對著心腹手下感慨道:“鄭大木生了個千里駒啊!”

眾將不解,不知平西王為何聽到鰲拜被擒的訊息竟然去稱讚遠在海外的鄭經,吳三桂也不瞞著眾心腹說道:“去年的時候,本王便派國相出使鄭氏, 鄭經讓國相帶話給本王。明確指出鰲拜不管跳的多高,最後依然難逃覆滅的命運。

沒想到這才過了半年的時間,鰲拜就被小皇帝給用一種近乎兒戲的方法拿下,原本看似嬉戲的布庫竟然成了奪命殺招。這個小皇帝不簡單啊!”

“王爺!咱們現在該怎麼辦?小皇帝掌握大權之後,肯定要證明自己才是天選之子,最好的證明就是削藩, 我看很快小皇帝的刀就會砍到我們的頭上。”馬寶問道。

“那還用說!我們現在肯定已經是朝廷的眼中釘,小皇帝恨不得將我們除之而後很快。要想不被朝廷除掉, 我們就必須要增加自己的實力, 讓朝廷不敢輕舉妄動。”胡國柱也沉聲說道。

“叔父!眼下我們進退都是錯,若是我們擴軍備戰,就會給朝廷留下圖謀不軌的把柄;若是我們忍讓退縮,朝廷就會得寸進尺,一步步蠶食我們的的實力,若是有一天朝廷要拆分我們關寧軍,我們又該怎麼辦?”吳應麒也是憂心忡忡地說道。

吳應麒本是吳三桂的兒子,因其過繼給兄長為繼子,所以稱呼吳三桂為叔父。

吳三桂長嘆一聲道:“老夫本欲效彷大明黔國公為朝廷永鎮西南邊陲,為朝廷永世戍邊,然而朝廷卻連這樣的要求都不願意答應。老夫又如之奈何?

鄭經那個年輕人說的好,無論我們怎麼做都會成為朝廷打擊的物件,朝廷不希望有國中之國存在, 削藩就成了必然之事。

就看什麼時候撕破臉吧,所以說我們現在最大的目標就是擴軍備戰,同鄭氏的貿易要加大規模。尤其是鄭氏的火銃和精鐵都必須要大量的採購, 至少在三年內我們要建成一支五萬人的純火器軍隊。

這支軍隊必須能夠頂住朝廷騎兵的衝擊,只要擋住朝廷的騎兵,其他的綠營不足為懼。這件事一支都是國相在操辦,一事不煩二主,還是由國相去操持。

鄭氏不是需要人口嗎?我們就用人口換武器,這些年因為遷界禁海,到處都是流民,以前我們不敢大規模的倒騰移民,是不想落朝廷的口實,如今已經到了關鍵時刻,我們都在搶時間,多一些準備到時候就能多一些力量。”

“王爺英明,既然已經無法善了,那我們就跟朝廷搶時間,不過內兄還在京城,會不會被朝廷要挾,讓我們投鼠忌器。”夏國相擔憂道。

吳三桂對夏國相表態非常滿意,自己年事已高,眼下最合適的繼承人在京城,若是不能將兒子救出來, 折騰半天也是給他人做嫁衣裳。

“國相所言甚是,必須秘密與應熊保持聯絡, 不過應熊因為尚公主,成了宗室國戚,對於我們練兵備戰並不支援。

我們父子相隔幾千裡,想要秉足長談都是難事,應熊也是湖塗,他就不想想,沒有老夫在雲南的大軍撐腰,皇家會讓他做這個和碩額駙嗎?”

“要不要小婿走一趟京城,對內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內兄應該能夠明白岳父的一片苦心。”

“也好!國相就替老夫秘密走一趟京城,此事一定要秘密進行,不得驚動任何人,就連應熊的家小都不能驚動。”

《仙木奇緣》

“小婿明白!”

夏國相離開昆明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道路,這個時代的道路,從昆明到京城不但路途難走,還要進行水路轉換。

沒有幾個月的時間想要走到京城都是難事,從昆明出發一路向北到達勝境關,勝境關是雲南與貴州的省界,出了勝境關就到了貴州境內,貴州號稱‘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

經過艱苦的跋涉終於走出貴州,這段路程至少就要走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進入湖廣境內之後,再走大半個月抵達夷陵州,從夷陵州渡過長江,直奔襄陽,從襄陽渡過漢水便進入了南陽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