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快要掌燈的時分,經過喬裝改扮的一行四人乘坐著馬維祥找來的一輛四輪馬車來到一座牌匾上寫著‘回春樓’的青樓門前。

門前知客的夥計是個面板黝黑的土人少年,少年趕緊上前點頭哈腰地幫著車伕將馬車拴在拴馬樁上,車伕在車上等著幾人出來,一行四人在夥計的引領下進了‘回春樓’。

進入大堂之後,夥計悄然退去,一名穿著丫鬟服侍的土人女子上前用有些生硬的白話問道:“客人是大堂聽曲,還是上樓進雅間品茶,樓上有新到的春茶。”

鄭經聽到這句新到的‘春茶’,忍不住笑了,身旁的幾人有些莫名其妙,馬維祥用胳膊肘碰了碰鄭經低聲問道:“公子笑什麼?”

“沒什麼!”鄭經哪裡能告訴他這‘新茶到貨’說的可不一定是茶。

說實在的,這青樓不是鄭經想象中的樣子,在他看來,青樓應該是跟電視裡演的那樣,一群鶯鶯燕燕在看到有客人過來都會揮著小手絹兒衝著客人拋媚眼兒,然後媚聲說上一句:“大爺來玩嘛!”

然後經不住誘惑的客人鬼使神差地就進了盤絲洞,啊!不!是進了溫柔鄉!

在公主們稱讚聲中迷失了自我。

好想有根菸!

然而鄭經在‘回春樓’沒有看到打扮妖豔的姑娘,也沒有徐娘半老的老鴇子,唯一與茶樓酒肆不同的是大堂招呼客人的是丫鬟打扮的女子。

丫鬟見這幾個客人沒有說話,便又追問了一句:“客人是在大堂就坐,還是到樓上雅間就坐。”

雅文庫

鄭經很想留在大堂人多的地方用批判的眼光看看這個時代的青樓是如何經營的,不過包括馬維祥在內的三人都反對。

馬維祥更是直接要了一個二樓最好的雅間,坐在雅間就能憑窗欣賞大堂內的表演,鄭經也不好讓屬下為難便隨著丫鬟上了二樓的雅間。

鄭經與馬維祥相對而坐,洪磊與楊來嘉打橫相陪,幾人剛坐定不久丫鬟就送來了幾樣小菜乾果和一壺上好的西湖龍井。

這些小菜乾果和茶水都包含在雅間的費用當中,鄭經因為穿越的原因丟失了一部分記憶,對於青樓的一些規矩並不瞭解,便問馬維祥道:“這些東西是怎麼回事?”

“這是雅間的費用包含的,正菜要等挑好姑娘之後再點,王上怎麼問起這個了?”馬維祥狐疑地問道。

鄭經心中一驚,馬維祥做為鄭氏集團新一代優秀的人才,在思明州的時候就跟鄭經非常熟悉,可以說是一起同過窗、一起那個啥過的狐朋狗友。

進青樓更是家常便飯,鄭經按理說不可能不知道青樓的規矩,可是現在的鄭經是個西貝貨,雖然說繼承了一些宿主的記憶,可是也忘記了不少宿主的記憶。

好在鄭經反應及時打岔道:“我就是好奇這舊港哪有那麼多附庸風雅之人?”

“王上這就看錯了,咱們這舊港現在有錢人可不少,就算是普通的百姓家裡,每年也能有個十兩八兩銀幣的結餘。

在免費教育推廣開之後,老百姓家裡的孩子都必須送到學堂去讀書,一些條件好的家庭也開始弄幾本書放到書房裡裝點門面。

尤其是一些商賈之家,手裡積攢了不菲的財富,當然要有個顯示自己財力的地方,這青樓就成了這些人炫富的場所。

一會兒表演開始您就看吧,打賞最熱情的就是這些商賈!”

鄭經沒想到這舊港奢靡之風已經興起,這好日子才過了幾天就開始飄了,難道忘記了被西夷欺壓的日子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