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巡視(三)(第1/2頁)
章節報錯
鄭經講的激情澎湃,張煌言卻聽得興趣缺缺,在張煌言看來就算是如今華夏被蠻夷佔據,那也只是暫時的,自古以來胡人都無百年國運。
至於鄭經說的華夏崛起更是沒影的事兒,華夏乃是天下之中,周邊皆是夷狄, 向來都是華夏俯視周邊哪裡用得著崛起一說。
不過不到五百年,華夏遭到兩次蠻夷滅國,確實日子過得有點慘,延平王這樣提氣也不為過,頂多就是誇張了一些而已。
眼下滿清朝廷與地方藩鎮的矛盾越來越嚴重,眼瞅著一場削藩大戰就要上演,這一點對於張煌言這樣高度之人, 看的非常清楚, 想必延平王這些年一直避免刺激滿清就是等待這一天吧!
當然延平王所說的華夏百姓被無辜殺害的慘劇確實是當政者失職所導致, 一個國家的朝廷若是不能保護他的子民,這個朝廷還有什麼合法性。
老百姓揭竿而起反抗暴政,就成了自然而然之事,大明的亡國是必然,可是亡在異族手中就讓人唏噓不已了。
跟延平王談了這麼多,延平王卻並沒有告訴張煌言為什麼不把新式紡織機械推廣開,張煌言追問道:“王上!這崖州的紡織機械什麼時候才能推廣?”
“寡人想問一下那些想要使用新式機械的人,打算如何使用?”
張煌言沒有明白鄭經這句話的意思,不由反問道:“難道不是官府一次性給發明者一筆錢財然後由官府進行推廣嗎?”
鄭經就知道張煌言覺得這些機械就該白給士紳使用,天下哪有這樣的美事,官府花大價錢然後讓士紳得利。
“蒼水先生不覺得這樣的要求有些過分嗎?這對官府和發明者公平嗎?憑什麼這些士紳什麼力都不出就能坐享其成?”
“為民謀利不就是官府的職責,難道我們收了百姓的賦稅還要在這些機械上再盤剝百姓一次嗎?”
“這些能夠開的起棉紡織廠的人可有普通百姓,哪一個不是家財萬貫,這樣的人官府憑什麼要對他們讓利。
更別說他們拿到這些機械目的不是為了幫助百姓生產, 而是為了牟利。
一旦他們將自己的田地全部種成成為棉田, 官府需要糧食的時候, 讓他們改棉為稻的時候,你覺得他們會為了官府改變自己的種植嗎?”
“王上打算如何將機械推廣開?”
“既然官府與士紳都是為了牟利,那就在商言商,想要拿到新式紡紗機也不是不可能,除了購買崖州的紡紗機之外,沒有官府的允許,士紳不得擅自彷制紡紗機。
另外每買一臺紡紗機每年需要向官府支付百分之五的專利使用費,若是士紳違反官府的要求,官府有權對其名下的紡織廠進行查抄。
涉及金額巨大的時候,將會受到律法的制裁。專利費的收取並不是給予官府,而是給予發明人的補償,只有讓發明人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工匠們才樂於進行發明創造。
同時,士紳必須保證,所有的紡紗機秘密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洩露,一旦洩露秘密,一律殺無赦!”
“王上!這樣要求之下,士紳開辦紡織廠除了原料成本,人工成本,再算上給官府繳納的賦稅, 還要繳納所謂的專利費,哪裡還有利潤可言?”
“沒有利潤?新式紡紗機的效率至少都是老式紡紗機的八倍,如此大規模的效率提高難道還不如老式紡紗機的利潤嗎?”
張煌言知道這已經是延平王的底線,尤其是紡紗機向外洩露的風險,恐怕才是延平王不願意推廣紡紗機的重要原因。
“臣明白了,回頭就跟這些士紳講明白!”
鄭經點點頭道:“現在是非常時期,棉紡織業是我鄭氏一大收入來源,未來的反攻大陸需要大量的錢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