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師失地本就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可是比喪師失地更嚴重的是內部的傾軋。

而吳世藩就是內部幾股勢力的粘合劑,若是和平時期,吳世藩只要掌握好平衡,就能坐穩君位。

可是如今天下是戰亂的時代,需要的擁有強大整合能力的領袖,而不是隻會玩弄權術政客。

雖然吳世藩這番話說的情真意切,可是無論手握兵權的武臣,還是掌握政權的文臣都沒太當回事。

吳周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吳三桂死後沒有一個能夠統籌大局,足以壓服這些驕兵悍將的人物。

大殿裡吳氏文武爭論了半天都無法達成任何的決議,吳世琮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他非常清楚,吳氏晚做出決定一天,情勢就危險一分,有時候一旦沒有了信心,就算有足夠抵抗的實力,也依然會出現大量投降行為。

這一點上,前明就是一個非常鮮明的例子,一支部隊在明朝這邊,每戰必敗。可是一旦投靠到滿清這邊,戰鬥力立刻爆棚,就跟打了雞血一般。

《最初進化》

吳世琮深諳兵事,當然清楚吳周如今的信心正在一點點的消磨掉,只要經歷一場大敗,也許局勢就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

知道在昆明解決不了任何的問題,吳世琮馬不停蹄地趕回前線,找到了在前線帶兵的馬寶。

馬寶與夏國相交好,二人一起供事多年,最是清楚夏國相的想法,更為關鍵的是夏國相離開的時間裡,神機營一直都是馬寶幫忙代管。

有這層關係在,吳世琮說話便直接了很多,一見到馬寶,吳世琮便合盤將與鄭氏談判的結果說了出來。

馬寶皺著眉頭聽完鄭氏提出的這些苛刻的條件問道:“國相是什麼意見?”

“夏姑丈沒有給出什麼意見,不過卻讓晚輩轉告馬將軍,時間拖得越久對我大周越是不利。”

“這些某又怎麼可能不知道,我們每失掉一城就丟掉一份談判的籌碼,以滿清對我大周的恨意,我們根本就沒有向滿清投降的可能。

耿精忠與尚之信都難逃一死,更何況是滿清最恨的我們。

既然滿清這邊走不通,我們只剩下兩條路可走,一條是死戰到底,臨死也要撕下滿清一大塊肉。

另一條就是儘快與鄭氏達成協議,接受鄭氏的庇護。”

“馬將軍與晚輩不謀而合,死戰到底對我們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最大可能向鄭氏靠攏才是最好的選擇。

這一次晚輩親眼目睹了鄭軍的練兵現場,算是真正見識了鄭軍的實力。正是經過這一次親身體驗,晚輩才知道原來鄭氏賣給我們的武器都是他們淘汰下來的。

鄭氏自己使用的武器無論是射程還是精度都不是我們使用的火銃可比的。

就是夏姑丈也是第一次見到鄭氏最新式的武器,鄭氏對武器的保密做的非常嚴格。

每名士兵每天打多少發子彈都要記錄在桉,所有的槍支在未得到上官批准的情況下禁止帶出軍營。

晚輩也是帶兵之人,對於令行禁止有著深刻的體會,可是晚輩非常清楚以晚輩的本事練不出鄭氏那樣的強兵。”

馬寶雖然不是特別聰明之人,但是吳世琮話裡話外的意思已經非常明顯,那就是投靠鄭氏不會吃虧。

他有些想不通,吳世琮不過是去了一次鄭氏的地盤,怎麼就對鄭氏這麼有信心。

鄭氏到底給吳世琮灌了什麼迷魂湯,竟然讓眼高於頂的吳世琮能夠低頭自認不如人。

可以說吳世琮是吳氏三代中的佼佼者,向來被吳三桂看作是吳氏的千里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