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劍指江戶(第1/2頁)
章節報錯
陸軍開始向西進攻後,海軍艦隊合兵一處,開始北上,一路殺向江戶灣。在北上的時間裡,鄭經特意將大久保忠朝帶到林陛的旗艦上。
大久保忠朝跟在鄭經身後,看著一路向北的艦隊,心中有種莫名的慌亂。他抬頭看著鄭經用祈求的語氣問道:“華夏王!貴軍這是要去哪裡?”
“江戶!”
大久保忠朝頭皮發麻,他非常清楚這兩個字的含義是什麼,這是鄭家人要給幕府進行極限施壓,他當然清楚就憑著鄭家人這點兒人馬根本不可能征服整個皇國。
可是這種壓力幕府上下根本無法承受,皇國大多數城池都靠海邊,若是鄭家人時不時地就登陸皇國打下一兩個城池,皇國哪裡受得了。
“華夏王!貴我兩國一衣帶水,何必如此兵戎相見,有什麼事難道不能坐下來好好談談嗎?”大久保忠朝懇求道。
“談判?我華夏禮儀之邦,一次又一次地給了你們機會,是你們貪婪無恥,將和平的機會生生斷送,又怪得了誰?”
“華夏王!長崎做的確實過分,不該因為貴國勢窮而起貪心,不過這件事幕府並不知情,說破了天也只是一個監管不嚴之罪,還不至於成為兩國開戰的理由吧!”
“這件事確實不會成為貴我兩國之間開戰的理由,可是在談判期間貴國向我國艦隊偷襲的行為是不是開戰的理由?”
若是安清重次這會兒大久保忠朝在眼前,大久保忠朝恨不得一刀將這個該死的東西噼死,若是偷襲成功,或者偷襲沒有留下把柄也就不說什麼了,偏偏還被人家抓住了把柄。
“這只是長崎地方的私下行為,與幕府關係不大,在下知道說這些有狡辯的嫌疑,可是在下還是要說,這戰爭對兩國百姓都沒有好處,貴國計程車兵也有父母親人,他們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死在異國他鄉。”
“所有負責任的國家都不願意挑起戰爭可是戰爭卻是貴國挑起的,寡人覺得你們現在要做的是懲辦挑起戰爭的罪犯,同時對我華夏蒙受的損失進行賠償。”
“在下明白,若是華夏王願意,請讓在下回到江戶勸說將軍與貴國展開一系列終戰談判。”
“可以!到了江戶,寡人就將你放上岸,至於你們要做什麼選擇,寡人都奉陪到底。”
幾天後,艦隊開進了江戶灣,江戶水師已經被華夏艦隊在瀨戶外海覆滅,如今的江戶灣對於華夏艦隊來說就是一處毫不設防的港灣。
艦隊毫無阻攔的進入江戶灣,就連港灣兩邊的炮臺都沒有做出任何的攻擊行為,看到兩岸炮臺毫無阻攔的行為,鄭經笑著對大久保忠朝問道:“貴國的軍人怎麼一點兒血性都沒有?”
這話問的忒損了,大久保忠朝根本不會知道該怎麼回答,只能尷尬地苦笑,笑的比哭還難看。
《我有一卷鬼神圖錄》
鄭經也沒有再難為他,在艦隊靠近江戶城海岸的時候,用小船將大久保忠朝送上了海岸。大久保忠朝登上海岸之後,幾乎是一路小跑的進入江戶城。
來到幕府將軍的御所,大久保忠朝剛要進門,就被將軍身邊的側用人攔住,如今的側用人只是普通的侍者。
等到下一代幕府將軍德川綱吉繼位之後,為了壓制不斷膨脹的老中權力,開始啟用親信擔任側用人,側用人這個職位正式登上了倭國的政治舞臺,成為與老中分庭抗禮的存在。
歷史往往都是驚人地相似,華夏以文教治國,一旦天下承平多年,文臣的權力就會膨脹,皇帝想要平衡文臣的權力,就將宦官推上歷史舞臺,與文官鬥法。
倭國沒有宦官制度,不代表當權者不會挑選親信之人制衡老中這個地方大名的代表,側用人制度完全就是一種為了政治平衡而設立的制度。
這會兒側用人還沒有發展到後來讓老中咬牙切齒痛恨的存在,大久保忠朝的眼裡也沒有側用人的地位,直接伸手一巴拉便將側用人巴拉到一邊。
不顧側用人的阻攔,大久保忠朝衝進了德川家綱的居所,卻看到了躺在病榻上的德川家綱,大久保忠朝沒想到自己剛剛離開一個多月,徵夷大將軍竟然躺在了病榻上。
雖說徵夷大將軍一直體弱多病,但是也沒有像這樣躺在病榻上一副病入膏肓的模樣,大久保忠朝連忙跪地膝行幾步到德川家綱的榻前行禮道:“臣大久保忠朝拜見大將軍!”
德川家綱伸出枯瘦手臂,輕輕揮揮手用微弱地聲音說道:“快起來吧!”
“臣謝將軍!”
大久保忠朝站起來說道:“想必將軍應該已經得到了稟報,唐人已經打到了江戶城外,若是不能應對得體,江戶城恐將毀於戰火之中。”
“吾已不能視事,是戰是和你去見酒井忠清商議!”
大久保忠朝很想說你是幕府統帥,皇國實際的控制人,你竟然將責任推給別人,一點兒擔當都沒有,可是看著德川家綱病入膏肓的樣子,又把到嘴的話嚥了回去,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退了出去。
大久保忠朝知道德川家綱的心思,眼瞅著沒幾天活頭了,還要背上一個喪權辱國的罵名,這個時候時候就應該找一個足夠分量人背上這口大鍋。
這個有足夠分量的人只能是大老酒井忠清,身份足夠高,年齡足夠大,就算是背上這個罵名,反正也沒幾年活頭了。
大久保忠朝從德川家綱的御所出來,徑直來到了酒井忠清的御所。酒井忠清是如今在世的唯一大老,可以說權力甚至壓過了幕府將軍。
酒井忠清如今是焦頭爛額,面對著九州島的壓力,徵夷大將軍又臥病在床不理政事,所有的壓力都壓在了他的身上,五十多歲的人已經是滿頭白髮。
從九州傳回來的戰報,全是噩耗,沒有一條讓人振奮的訊息,最新的收到的戰報是唐人大敗堀田正俊的援軍,如今堀田正俊帶著殘部退往熊本,並要求幕府繼續派遣援兵,不然幕府將徹底的失去九州。
然而這還不算完,剛剛收到的訊息,唐人的大艦隊已經兵臨江戶城下,眼瞅著江戶就要陷入戰火之中。
江戶做為倭國如今的政治中心,同時又是倭國的經濟中心,江戶人口稠密,一旦發生戰爭,定然會引發大量的難民潮,不管最後戰爭的輸贏如何,善後的工作都會讓幕府焦頭爛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