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久保忠朝派回江戶的使者向幕府將軍德川家綱秘密稟報了九州的情況,德川家綱自從正室淺宮顯子死後,身體就一直不好,大部分時間都是臥床不起。

這就導致幕府的權力大半落在大老酒井忠清手中,由於德川家綱的身體已經無法支援繁重的政務,因此便將政務委託給酒井忠清,並讓家臣堀田正俊進行監督。

大久保忠朝傳回的訊息讓幕府上下觸目驚心,他們都沒想到當初那個不起眼的鄭家子孫竟然成長為龐然大物,有了挑戰皇國的底氣。

鄭家人提出的這些條件,無論是誰都不敢答應,誰都不敢做倭國的罪人,不能和解就只能派兵與鄭家人決戰。

幕府已經抽調了五萬人馬,隨時都能從江戶出發前往九州與鄭家人決戰。酒井忠清採納了大久保忠朝的建議,避開鄭家人巡邏的瀨戶內海,從土左外海登陸左伯與鄭家在九州決戰。

一次性投入五萬人馬的出動,對於倭國來說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早在‘文祿之役’時,倭國就能投入十幾萬的人馬進行渡海作戰。

華夏海軍的人手有限,不可能將所有的海域全部封鎖,海軍的主要作用是不讓倭國軍隊從最容易登陸的地方進行登陸。

增加敵人的登陸難度,拉長敵人的補給線,這些都是作戰的必要手段。華夏海軍擋在瀨戶內海,倭國就不敢從馬關海峽進行跨海峽登陸。

林陛與鄭經推演過倭國的登陸位置,兩人都認為倭國最有可能是在九州東部的某一個海岸進行登陸。

既然已經推斷出倭國應該在東部登陸,海軍就會針對性的在東西海域進行監視,一旦發現倭人在東部登陸,巡防在瀨戶內海的海軍立刻出動,將倭人的運輸艦隊消滅在九州東部。

只要將倭人的運輸艦隊幹掉,就等於斷掉了倭人的後援,至於登上九州的倭人軍隊,那就是華夏陸軍的任務。

在又等了十天之後,倭國沒有任何的反應,華夏君臣相視一笑,知道倭國上下都沒有任何談判的誠意,這十天時間不過是給他們調兵遣將留出時間,不出意外倭國的援兵已經出發,至於如今陸軍正在福岡休整,隨時都能發起攻擊。

鄭經當即下令陸軍向小倉城推進,拿下小倉城後,陸軍一分為二,六個鎮由劉國軒親自率領,並攜帶炮兵鎮沿著海岸線向九州東海岸攻擊前進。

另一部分直接在小倉城登船,一路南下打擊九州南部強藩薩摩藩。鄭經同時下令,所有軍隊都不得離開海軍艦炮的保護。

劉國軒有些不理解,便問道:“大王!若是倭人向內陸逃竄,我們不向內陸追擊,如何能夠將倭國軍隊剿滅?”

“觀光!何必急於一時,我們是在敵國的土地上作戰,就算將敵國砸個稀巴爛,對我華夏也沒有任何的損失,只要我們在戰後能夠收回所有的損失,我們就不會吃虧。

至於我們的後勤補給,靠著大海,我們還能餓著嗎?再說只要我們手裡有銀子,還擔心沒人賣給我糧食嗎?

別忘了對馬對面就是朝鮮,朝鮮對倭國是有滅國之痛的,若是朝鮮知道我們在打倭國,想必朝鮮非常不介意上來踩上一腳。”

劉國軒是聰明人,鄭經一解釋,馬上便明白了華夏王的意思,這是擺明了要一點點兒的放倭國的血。華夏有海軍優勢,可以隨時從倭國任何一個地點登陸,這種登陸根本就是防不勝防。

只要倭國被打的受不了,就會主動來找華夏陸軍來決戰,就算九州不行,若是華夏軍隊突然出現在江戶海岸邊,那對倭國又是什麼樣的壓力?

而且華夏王強調不能脫離艦炮的保護,也是擔心陸軍孤軍深入被倭人軍隊打了埋伏,畢竟在倭國地形複雜,華夏軍隊並不熟悉當地地理面貌。

大軍從福岡出發,很快就拿下了小倉城,華夏軍隊在小倉城幾乎沒有受到任何的阻擋,幾乎是兵不血刃便拿下了小倉城,這讓華夏高層更加確信,倭國是想集中兵力與華夏決戰。

在小倉城外的小港口四個鎮的陸軍登上海軍運輸艦,在林陛的指揮下,一路南下殺向鹿兒島城。鄭經也跟在林陛的旗艦上隨著海軍南下進攻薩摩藩,薩摩藩是幕府強藩,遠不是左賀、福岡這樣的小藩可以比擬。

三天後,華夏分艦隊便來到了鹿兒島灣外海,林陛並沒有貿然讓艦隊闖入港灣,而是派兵將鹿兒島灣入口處兩岸的指宿與錦江拿下,留下一艘大型夾板船與兩艘小型夾板船駐守。

其餘艦隊連同運輸船隊緩慢進入鹿兒島灣,海灣內風平浪靜,並不適合海軍艦船作戰。為了避免被倭人縱火燒船,海軍的前進非常小心,沿途仔細清理海岸兩邊的船隻,哪怕是打魚的小船都不放過。

艦隊在鹿兒島灣兩岸掃蕩了兩天時間,才抵達鹿兒島城下。鹿兒島城是一座典型的平山城,建造在成山的半山腰上,依山而建,最高處是鹿兒島城的制高點天守閣。

薩摩藩現任藩主叫做島津光久,是薩摩藩第二代藩主,如今已是花甲之年,前些時日就已經收到了長崎守送來的求援信,知道華夏人已經兵臨九州。

不同於其他藩主,薩摩藩對於華夏人的到來更加的緊張,他們知道自己這些年都對琉球做了什麼,若是華夏拿琉球說事,對薩摩藩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因此島津光久不但沒有給長崎守派去援兵,相反還將藩內武士集中起來,準備應對華夏人隨時可能到來的襲擊。

做為西南強藩,薩摩藩能夠集中起上萬的軍隊,島津光久如今年事已高,已經不能長久在前線指揮作戰,便任命自己的兒子島津綱久為前敵總大將。

島津綱久臨危受命,在華夏海軍進入鹿兒島灣的時候,立刻組織百姓加固城防,鶴丸城(鹿兒島城)山下的城下町百姓全部趕走,所有的房屋全部拆毀,防止給即將到來的華夏軍隊利用這些房屋製作攻城工具。

華夏陸軍在鶴丸城五里之外登上陸地,沿著海岸一路暢通無阻地來到距離鶴丸城不到二里的距離停下腳步,就地紮下營盤。

在大軍紮營的工夫,林陛打量了一番這座山城,心中安置咋舌,若是冷兵器時代,想要從下向上仰攻下這樣一座山城,不付出守軍十倍以上的傷亡,根本辦不到。

這些倭寇倒是對於這種小而精的東西鑽研的很透徹,林陛知道這種建城方式是吸取了華夏的建城方式,以及西夷的建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