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吳氏憤怒(第1/2頁)
章節報錯
鄭經藉著康熙的豪言壯語問道:“寡人今年就準備對羅剎人進行打擊,請問玄燁老弟能夠提供什麼支援?”
這就是圖窮匕見了,康熙當然知道在北邊滿清還是非常有影響力的,尤其是整個黑龍江流域,在未入關之前,滿清一直將這裡當做兵員徵召地,所謂的捉生女真就是指的這些地方的漁獵民族。
鄭經說這話就是希望利用滿清的影響力讓華夏能夠儘快在外東北地區站穩腳跟,沒有本地人的幫助,單單是地理上的開拓就不是一年兩年能夠完成的。
康熙當然明白鄭經是什麼心思,可是這種場合他要敢說北邊是蠻荒之地,要不要都行,這話傳出去立刻就會引起軒然大波。
這種話康熙當然不會去說,相反的他覺得海寇若是把精力全部用在北方跟羅剎人對峙,大清正好利用這個機會,抓緊時間滅掉吳三桂,只要滅掉吳三桂其他的那些叛亂者只需要一道招降的旨意就能平息。
“鄭兄既然願意北上戍邊,朕怎能不全力支援,朕會給寧古塔將軍下旨,讓他全力配合鄭氏軍隊北上與羅剎人作戰。
我大清將為鄭氏提供嚮導、後勤運輸等職責,這樣的支援如何?”
“玄燁老弟痛快,這一條就算做《條約》的附屬條款,一起佈告天下、鹹使聞之!”
康熙心中一苦,果然這海寇一定會大張旗鼓地把這些條約公佈出去,這對滿清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
然而不答應肯定是不行,會被鄭氏海寇認為大清朝廷沒有誠意,是在敷衍海寇。
“就依鄭兄!明日你我二人共同簽署條約,立刻釋出邸報詔告天下。”
康熙將自己的姿態放的很低,儘管時不時的還想釋放一下自己的王霸之氣,可惜卻被鄭經死死壓制,不給他任何佔上風的機會。
第二天!
雙方就在‘萬年’號的甲板上進行了條約的簽署儀式。
在看到鄭經的簽名那難看的毛筆字時,康熙終於感覺到了一絲的優勢,至少在文墨上這海寇頭子給自己提鞋都不配。
在經過一個月的條約執行,以及割讓土地的交接完成之後,華夏軍隊正式從京城撤軍,持續了將近半年的京畿戰略落下帷幕。
條約的文字傳到岳陽,吳三桂看到條約的內容之後,當時氣得狠狠地將茶杯摔在了地上。
他發現吳軍辛辛苦苦忙活半天卻給鄭氏小兒做了嫁衣裳,如今滿清朝廷破財免災,從此與鄭氏和平相處,完全可以將精力全部投入到對付吳軍上面。
吳三桂甚至可以想到,耿精忠應該會最先撐不住向滿清投降,一旦耿精忠投降,指望尚之信那個牆頭草能夠抵擋滿清,想都不用想。
沒想到轉了半天還是剩下了吳軍自己孤軍與滿清作戰,他知道自己就算是想投降滿清也不會接受自己的投降。
連忙將吳軍的骨幹全部召集到岳陽商討對策,當吳三桂將滿清與華夏聯合發出的邸報內容傳給手下大將觀看時,眾將紛紛破口大罵鄭經背信棄義。
一直擔任嶽州前線總兵官的馬寶性如烈火,當即就向吳三桂建議道:“大元帥!臣建議大軍立刻順著長江東下,拿下金陵以及江南各地,將滿清各部之間的聯絡切斷,不然我軍久困西南之地,很容易被滿清各部一點點蠶食。”
吳三桂搖搖頭道:“談何容易啊!不說與鄭軍對峙的喇布很快就會抽身返回金陵坐鎮,就說坐鎮武昌的嶽樂又怎麼會輕易地讓我軍攻略江南。
眼下襬在我軍面前的是如何能夠攻破武昌與襄陽兩座堅城,只要拿下這兩座城,我們就與巴蜀、陝甘連成一片,只要幫著陝甘的王輔臣將圖海殲滅,最差我們也能與滿清形成東西對峙局面。
眼下最難的是如何攻破滿清駐守的堅城,尤其是架在城頭的紅衣大炮對於我軍攻城是極大的威脅,任何的攻城器械只要捱上一炮立刻散架,成為一堆破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