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草原攻略 (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時間回到謝永常登陸山海關的時候,山海關守軍根本就不會想到,這裡做為大清的核心地帶,竟然會有敵人打上門來。
華夏軍隊並沒有給滿清軍隊任何喘息之機,在海軍艦炮的掩護下,陸軍率先登陸的兩個鎮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拿下了山海關關城,截斷了關內外的通道。
拿下了山海關之後,又以海軍為載具連續拿下了寧遠與錦州,徹底的封住了遼西走廊,斷掉了關內外的聯絡。
在攻打的錦州的時候,錦州的守軍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即使華夏陸軍已經炸塌了城牆控制了整個錦州城的城牆,錦州守軍也沒有投降。紛紛依靠著城內的房屋與華夏軍隊進行爭奪。
慘烈的巷戰結束後,城內活著的人不超過百人,這些活人也基本上個個帶傷。
謝永常心裡異常惱火,還以為遇到了滿清的滿洲八旗主力,可是經過對俘虜的審訊才發現這些人大多數都是祖大壽的關寧軍後代,這些二韃子已經完全把自己當成了滿人,根本不拿漢人當自己人。
這樣謝永常心裡產生了憂慮,這還是遼西人口稀少的地方,若是進入遼中的遼陽、瀋陽這些地方,遇到的阻力會更加的大。
拿下錦州之後,謝永常便下令就地防守,同時派出騎兵開始向西掃蕩,從草原各個部落獲取戰馬等物資。
同時謝永常給在天津的華夏王發了一封軍情彙報,詳細講述了錦州的攻防過程,以及對向遼東進軍的顧慮。
鄭經收到軍情彙報之後,考慮到前線的實際情況,給謝永常下達了新的指示,那就是固守關寧錦防線,同時向西滲透草原部落。
尤其是相鄰的喀喇沁部落和插漢部落,這些部落都是華夏騎兵的戰馬與兵員補給地,如何攻略這些部落在軍事會議上已經有了詳細的建議。
有了華夏王的指示,謝永常便放開了手腳,軍事上採取了東守西攻的策略,以一個鎮的騎兵為主力,一個鎮的步兵為配合開始了華夏陸軍的草原攻略之路。
騎兵以謝永常為統帥,步兵謝永常挑中了從陸軍學堂結業重新返回指揮崗位的劉進忠部為輔助兵馬。
之所以選中的是劉進忠,是因為劉進忠本身就是遼東人,對遼東比較熟悉,同時也是在考驗劉進忠的忠誠度。
做為降將還能回到軍事指揮崗位,可以說不經歷忠誠考驗誰都不會放心對其使用。
劉進忠沒想到自己竟然在第一次隨著大軍出征就被主帥點了將,要說心裡不激動那是假的,他劉進忠剛過五十歲,還想著在有生之年為子孫掙下一份富貴。
在承天府待的時間越長,就越是能夠感受到華夏的強大,這種強大不是僅僅體現在華夏軍隊的強大上,而是在方方面面都體會到了華夏的強大。
在陸軍學堂沒課的時候,他們這些學員是可以申請出學校遊玩的,只要在日落之前趕回來,就不會犯紀律。
在承天府的這段日子裡,劉進忠沒少體驗承天府的市井生活。在街市上劉進忠親眼目睹了承天府百姓的富足,走在大街上的百姓臉上都是健康的紅潤。
身上的衣服也是漿洗的非常乾淨利落,鮮少看到滿身汙漬的成年人,就連在潮州到處可見光著屁股滿街跑的孩子,在承天府一個都看不到。
孩子們都穿著非常體面的衣服,甚至比成年人穿著的更加光鮮,在街市上劉進忠詢問了布匹的價格,普通的棉布竟然比潮州府低近半的價格。
劉進忠不明白華夏是怎麼做到讓棉布的價格這麼低的,他也不關心華夏怎麼做到的,他更關心的是自己的家人。
家人不能一直留在潮州,那裡地處前線,隨時都有可能成為戰場,在陸軍學堂結業之後,劉進忠便給王府遞交報告,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夠遷居到承天府生活。
這樣的小要求王府自然不會駁回,甚至都不用華夏王親自過問,秘書郎署就能直接批准發到五軍都督府執行。
——————————
大軍出了錦州向西走出四五十里,便進入了一望無際的草原,這片草原便是喀喇沁部落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