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風雨飄搖,正是需要族人勠力同心的時候,怎麼能夠輕易言死,若是為朕辦差一次就死一個重臣,以後誰還敢為朕效力。

明日早朝你在朝會上將這條約的條款公佈出來,試一試眾臣的反應,若是哪個跳的高,朕就讓他上城牆禦敵。

北城的防禦壓力越來越大,完全是在用人命擋住海寇的進攻,好在海寇惜命不敢與我大清將士近身肉搏,不然早已守不住了。”

“奴才謝皇上體恤,有皇上這句話,奴才就算是赴湯蹈火也甘之如飴。”

康熙這個人籠絡人心的本事很高明,幾句話就讓明珠熱血衝頂,恨不得現在就提刀子去和華夏軍拼命。

清從明制,早朝的時間都很早,朱重八窮苦人出身,最恨這些讀書人當官的,可是又離不開這些讀書人,於是就想了個損招,想掙老子的俸祿那就給老子當牛做馬。

他自己做勞模,精力旺盛,當然也會逼著自己的那些臣子們一樣跟他當勞模,於是乎這種變態的早朝制度便誕生了。

官員上朝丑時就得起來,家貧住的遠的,要更早起來。天還沒亮,官員們就等在了天安門之外等候城門開啟,當然有資格上朝的官員都不會窮。

在朝會上,明珠將華夏軍提出的二十一條丟了出來,朝堂上瞬間就像油鍋裡落進一滴糧水,瞬間炸了鍋。

馬上就出來幾個御史彈劾明珠喪權辱國,明珠也不辯解,一副聽從發落的樣子。眼瞅著朝堂上就吵翻了天,康熙靠在龍椅上彷佛睡著了一般,任由官員們吵鬧。

陳廷敬實在看不下去了,出班大聲說道:“諸位亂哄哄的成何體統,大清國的顏面何在?”

“都要籤這喪權辱國的條約,還有什麼顏面可言?”一位言官一句話硬邦邦地頂了過來,差點兒懟的陳廷敬一口氣沒上來。

陳廷敬指著這個御史怒道:“現在都什麼時候,你們還在這裡爭這些所謂的面子,本官請問這面子能夠把城外即將打進來的海寇趕走嗎?”

“君子當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 就算是死也要死得堂堂正正!”

“說的好!朕就喜歡這樣的忠臣,前敵正需要這樣願意為國捐軀的忠義之士,傳旨將這位忠臣送到北城,編入防守軍隊,為我大清國擊退強敵!”

群臣沒想到康熙突然發難,竟然要將這位言官送到前線當炮灰,別看這些言官嘴炮無敵,彈劾官員的時候敢玩兒命上,可是對上皇帝的時候卻沒有懟明朝皇帝時的勇氣。

因為明朝的皇帝輕易不會殺人,頂多氣急了打一頓板子,所以這些言官才敢肆無忌憚的攻擊,放在滿清,分分鐘教你怎麼重新做人。

至於能不能重新做人,只有天知道,也許下輩子投胎投錯了,沒準就進了畜生道,反正基本不說人話和畜生也沒多大區別。

被康熙一句話嚇得御史連忙跪地辯解道:“皇上!臣是御史言官啊,怎能因言獲罪?”

“朕什麼時候說要治你的罪了,朕獎賞你還來不及呢,只要愛卿能夠將強敵擊退,朕不吝王侯賞賜。”

“臣是文官,臣不會打仗啊!臣到了前線就是送死啊!皇上饒命啊!”

康熙一拍龍椅的扶手怒道:“剛才是誰在口口聲聲說就算死也要死得堂堂正正,怎麼別人死就可以,輪到你的時候命就值錢了。

既然你反對和談,那就是認為這京城能夠守住,朕當然要唯才是舉,將有才能的人提拔上來。你是御史,是正七品,朕給你官升三級,去北城任從五品千總。

若是能夠殺退海寇,朕再論功行賞,朕當著滿朝文武的面發誓,只要你立下大功,朕朝中的官位任你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