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談判(中)(第1/2頁)
章節報錯
周全斌算是徹底的歷練了出來,在與納蘭明珠談判期間,各種手段信手拈來,讓納蘭明珠都無法摸清他的套路。
更為重要的是他的身後站著一個強大的勢力,什麼話都能說出口,而不擔心局面談崩之後的後果。不預設條件,能談成什麼樣就談成什麼樣,這才是談判者最大的底氣。
既然明珠讓周全斌提條件,那周全斌哪裡還會客氣,當然是將作戰會議的時候能夠想到的條件全部提一遍,最主要的就是前面提到的三個條件,只要能把這三個條件談下來,這一趟的京畿之戰就算圓滿了。
至於其他的條件,完全屬於有棗沒棗打一杆子的態度,既然明珠讓提,周全斌怎麼會客氣,巴拉巴拉一說了一大堆,洋洋灑灑說了二十一條。
這些條件提出來,聽得明珠目瞪口呆,尤其是周全斌還提出了要康熙到天津面見華夏王鄭經,雙方當面換約達成最後的和約檔案。
這在明珠看來是不可原諒的羞辱,忍著無比憤怒的心情,明珠離開了華夏軍大營,從阜成門悄悄返回了京城。
明珠非常低調地在宮門外遞了牌子給值守的宦官,等候康熙的召見。眼瞅著快天黑了,才有一名小太監出來帶著明珠進了南書房。
“奴才給皇上請安!”
康熙揮手讓值守南書房的宦官宮女離開,李德全很有眼色地守在南書房門外,看到沒人了,康熙才低聲說道:“起來吧!委屈你了明珠,讓你入海寇大營與豺狼為伍。”
“奴才不委屈,不過奴才辜負了皇上的信重,並沒有與海寇達成任何一條一條協議!”
“海寇都提了什麼要求?”
明珠便將周全斌提出的條件從頭到尾說了一遍,說著還將書記員記錄下來的這些條件草桉交給康熙。
康熙邊聽明珠講述,邊看著草桉上觸目驚心的這些條件,看完之後,狠狠地將草桉摔在地上怒吼道:“欺人太甚,鄭經匹夫欺人太甚!”
“皇上息怒,彆氣壞了身子,這些海寇一點禮義廉恥之心都沒有,那周全斌竟然公然說就是來搶劫的,拿不到是不會退兵的。”
康熙擺擺手道:“這不算什麼,我大清當年做的更過分,朕倒是不擔心關內,畢竟關內的百姓都是海寇的同族,他們不會痛下殺手,可是在關外就不同了,盛京將軍倭內派的信使已經繞道喜峰口到了京城。
海寇已經拿下了寧遠與錦州,駐守錦州的副都統陣亡在錦州城上,倭內奏報,錦州堅城連一天都沒有守住。
朕擔心的是留在關外的族人,海寇對關外的殺戮非常兇狠,大有要將我滿洲一族殺光的樣子。
所以說,明珠你不管用什麼辦法,哪怕揹負一身的罵名也要與海寇簽下和約,只有簽下和約,我們才有緩衝的機會。
不然,我滿洲一族真的離亡族滅種不遠了,這個時候已經不是計較個人得失的時候了,你明白嗎?”
明珠不知是自己的錯覺,還是什麼,他感覺今天的皇帝說話的時候是帶著一絲恐懼的。大清已經危如累卵,這個時候確實不能再計較個人得失了。
“奴才明白了,請皇上給奴才交個底,這些條款哪些能夠簽訂,哪些不能簽訂,奴才做到心裡有數。”
“明珠!你還不明白嗎?城下之盟我們說了算嗎?儘量爭取吧,能砍下一條是一條,不能砍下那就答應了吧。
朕給你交個底,朕已經給倭內發去密旨,讓他將族人儘量向北邊的山林裡撤退,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而朝廷在海寇撤離之後,也會大部向西撤離,京師雖好,但是離著大海太近,以海寇的水師之利,即使今日和約簽訂,說不定哪天又會再次將京城圍起來。
在朝廷擁有絕對實力之前,不能再待在京城這種險地。”
“奴才明白了,這簽約的責任奴才會一力承擔,不讓皇上受到任何的影響,等到和約簽訂之後,奴才就自裁以謝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