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還沒有動靜,不過聽說王輔臣與張勇有嫌隙,我們是不是可以利用這層關係進行挑撥。”

鄭經搖頭道:“西北的問題我們暫時鞭長莫及不要干涉,不過這個馬鷂子人稱‘活呂布’,這有叫錯的名字,可沒有起錯的外號。

此人一定不是善類,我們靜觀其變就好,至於現在進攻京城還不是時候,一來:滿清現在還沒有感受到更大的壓力,隨時都有可能從其他地方調兵回援京師;

二來:圖海征伐察哈爾的兵馬全部是騎兵,這可不是幾千人馬,而是幾萬騎兵,一旦我軍逼近京城,這股騎兵必定晝夜兼程回援京城。這一股騎兵若是拼死跟我們一戰,我們的損失可小不了。”

“臣明白了,現在還不是實施第二階段的時機!”陳永華本就不長於軍事,既然提議被延平王否決,便不再提起北攻京城戰略。

鄭經笑道:“復莆也彆著急,北方人有句俗語叫‘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只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制定出的計劃都能順利完成。”

“王上說的是!是臣著相了!”

鄭經不再討論這個話題,而是轉移話題問道:“戶官!”

鄭省英立刻出班行禮道:“臣在!”

“藩府的糧食、種子儲備可充足?”

“回王上!我藩府承天府目前存糧五百萬石,足夠藩府百萬人口一年的口糧。而且我鄭氏還有海上捕魚之利,能夠省下大筆的糧食。

瓊州府存糧不多,而且瓊州府主要耕地都大量的種植棉花,導致糧食產量不但不能自給,還要從北鄭進口糧食供應昌化與崖州工業區。

舊港與滿剌加倒是有大量的存糧,不過考慮到那裡將來是移民的重點地區,那裡的存糧便留作移當地駐軍與移民使用。

呂宋的糧食產量略有盈餘,也不是很多,呂宋以種植棉花、金雞納樹、橡膠樹、甘蔗這些經濟作物為主,糧食種植主要集中在老的移民聚居區域,並沒有形成大的規模。

不過承天府的農業潛力很大,一旦將內陸地區的森林砍伐掉,我們還能至少多開發出四五百萬畝的土地。

臣等估算過,整個承天府開發出來,至少能夠擁有千萬畝土地。”

鄭經擺擺手道:“凡事過猶不及,我等還是要給後人留下一些待開發的空間,不能把後世子孫的飯都吃了。”

“王上說的是!不知王上還有何吩咐?”

“如今我鄭氏歲入能夠支撐十萬人馬的大戰多長時間?”

“回王上!我鄭氏藩府藩府的收入主要分為三大塊,第一塊是貿易收入,包括對倭國、朝鮮的貿易和對西洋的貿易利潤總額為兩千萬兩。

第二塊是關稅收入,單單一個滿剌加海關就已經突破了一千萬兩歲入大關,再加上,瓊州府崖州海關,承天府安平海關,歲入將近兩千萬兩。

第三塊是工業利潤收入,包括兵工廠、鋼鐵廠、精鹽廠、棉紡廠,這四大廠為我鄭氏創造的利潤超過了一千萬兩。”

“怎麼沒有我們內部的農業稅收與商業稅收呢?”鄭經奇怪地問道,要知道在大陸的滿清農稅與商稅可是重要的稅收。

“王上!首先說農業,這幾年由於每年都在進行移民投入,單是開荒這一項就已經將農業稅收耗盡,畢竟官府不能讓百姓白白地給給後來的移民開荒。

雖然說這筆錢最後都會算在移民的頭上,可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開荒的成本還是要官府提前墊付。

而說到商稅就更是收不上多少稅,我鄭氏麾下最繁榮的兩府就是承天府與瓊州府,偏偏這兩府的百姓,要麼是工業就業人口,吃住都是工廠管,這些工人手裡有錢都存了起來,最大消費就是改善住房。

而改善住房的消費利潤又流到了國有企業手中,私營經濟只有一些酒樓茶肆,以及一些小百貨商鋪,根本形不成規模。

至於農村的消費慾望更低,他們寧願自己紡紗織布,也不願意花錢消費,因此我鄭氏看似繁華,實際上百姓經濟並沒有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