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廣州(第2/2頁)
章節報錯
“好!你忙你的去,寡人還沒來過這廣南之地,倒是可以好好欣賞一下這廣南的美景。”
洪暄匆忙返回前線,見到了天地會廣東分舵的舵主,舵主是佛山鎮人,姓李名叫李鼎祥,原本是個說書先生。
說書先生可以說是明清時代最特殊的存在,是下九流中唯一能稱為先生之人。之所以稱為先生,是因為說書先生能給百姓傳道解惑,百姓聽了你的書能夠學到忠義廉恥。
在陳永華髮展天地會成員的時候,將其發展為天地會核心成員,藉助收徒說書的掩護髮展天地會會員。
漸漸的李鼎祥升到了廣東分舵的舵主位置,成為鄭氏在廣東情報第一負責人。李鼎祥的級別可不低,放到地方上也是知府一級的存在。
因此在驗證了李鼎祥的身份之後,洪暄並不敢拿大,雙方見禮之後,李鼎祥說道:“洪將軍!尚可喜那老東西要逃跑。”
“你們為何會有如此判斷?”
“我天地會打入平南王府的人員彙報說平南王府正在收拾金銀細軟,這不是為逃跑做準備是什麼?”
洪暄手裡只有一個鎮的陸軍,而且這陸軍還不歸他直接指揮,為了儘快查明情況,洪暄派人到陸軍的新塘前線詢問前線的情況。
當廣州城這邊異樣反饋到陸軍前線,黃廷正在與尚之信派來的使者談判。尚之信說服了綠營的各個軍頭,這些軍頭同意了尚之信與鄭軍談判的想法。
黃廷剛開始還沒想明白這清軍還沒有明顯的敗績,怎麼就突然派人來求和了,收到洪暄的訊息這才明白,敢情這尚可喜那老東西是擔心自己的後路被斷絕,也能判斷的出來己方敗局已定。
因此選擇了準備跑路,不用想現在堵在自己面前的這些清軍肯定是尚可喜留下的炮灰。
正好黃廷也收到了延平王到達前線的訊息,便將這個決定權交給了鄭經。鄭經略微一思索便給出了答桉,那就是允許清軍各個軍頭帶著自己的嫡系撤離,但是不準進廣州城。
至於接下來他們去哪裡,雙方再次遭遇會如何交戰,那是以後的事。
鄭經主要是相中了這幾萬人的綠營兵,這些綠營兵可是上好的勞力,幾萬人就代表著幾萬個家庭,將這些有一定軍事經驗的綠營兵分散遷徙到南洋各地,能讓鄭氏對南洋的控制加快很多。
之所以不能按照俘虜的方式處置,編入勞改營,是因為這是經過雙方談判達成的協議,並不是鄭軍在戰鬥中抓住的俘虜。
這樣的安置方式,也有助於接下來鄭氏對各個地方的綠營收編,這些綠營兵再留在軍隊內肯定是不行,不過編入屯田部隊中,還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隨著黃廷部與尚之信的談判達成一致,鄭軍接管了整個清軍的營寨,在各個軍頭挑選出自己的嫡系人馬離開軍營之後,軍營內還剩下將近三萬人馬。
鄭軍展開了對這些綠營兵的甄別工作,甄別後的綠營兵重新進行編組,不同的編號代表著這些綠營兵將會被送去不同的地方。
這些甄別工作自然由鎮撫司的軍官進行,黃廷留下一個鎮的防禦人員,帶著其餘人馬快速趕到廣州城下與廣州城下的那一個鎮的人馬匯合。
兩部匯合之後,在海軍艦炮的掩護下,幾乎沒有遇到抵抗便拿下了廣州城,可是依然還是晚了一步,尚可喜已經席捲了廣州城的財富逃離了廣州。
好在老傢伙不知是良心發現,還是擔心放火會引起鄭軍的注意,並沒有放火將各大糧倉燒燬,有了這些糧食,鄭軍進城之後,便能迅速穩定廣州城中的局勢。
進城之後,鄭軍在天地會的配合之下,快速將一些想在混亂中大撈一筆的青皮混混鎮壓下去,在永曆二十八年新年到來之際廣州城再次恢復了平靜。
《最初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