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廣州(第1/2頁)
章節報錯
就在鄭軍開始了廣東攻略的時候,承天府正在舉行一場冊封大典,在經過臣屬的幾輪勸諫之後,鄭經表示可以稱王,但是不是現在,要等到打下廣東,完成大陸戰略的第一目標之後。
不過鄭經稱王可以延緩,冊封世子的典禮卻不再推遲,這次冊封典禮,一方面是給群臣一個交代,另一方面也是對唐婉兒這個延平王妃的肯定。
冊封了世子,也能安穩唐氏外戚的人心,尤其是對自己鼎力支援的岳父唐興文,更是需要安慰。
三歲多的鄭克勤在母親的懷裡,漆黑的眼珠四處張望,看著大殿裡的陌生人群,小傢伙從來就沒有一下子見過這麼多的陌生男人,撇了撇嘴‘哇’地一聲大哭起來。
慌得唐婉兒趕緊拍打著後背安撫,哄了半天才好容易哄好,典禮才能繼續進行。
一些老頑固挺明派心中暗喜,冊封典禮這樣的大喜事上小娃兒大哭大鬧可不是一件吉利的事,可見鄭氏謀權篡位不得人心。
然而這些人在鄭氏並沒有任何的話語權,只能在心裡詛咒幾聲,並不能妨礙鄭氏冊封大典的進行。
鄭經有後世的靈魂,對於奶娃子遇到陌生的環境產生恐懼哭鬧並不認為是什麼意外之事,不哭不鬧才是意外。
對於這種形式主義的典禮,鄭經非常的厭惡,然而這種儀式感又是一種凝聚人心的手段,又不得不舉行。
完成世子的冊封典禮,鄭經將政務交給陳永華,不顧群臣的反對再次登船出發,前往珠江口親臨前線為大軍鼓舞士氣。
鄭經知道自己這樣總想著身臨前線,會讓前線的將領無所適從,甚至會影響前線將領的判斷,可是鄭經確實對黃廷不怎麼放心。
不說另一個時空,在危難的時候,黃廷選擇了投降滿清,就說鄭經的這個時空,黃廷也沒有表現出名將之姿。
總體來說黃廷只是一個循規蹈矩的老將,若是在這場戰爭中,黃廷還是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只能將其退居二線,去做個二線的屯田將軍。
鄭經的船隊進入珠江口的時候,洪暄的艦隊已經封鎖了整個珠江口,前鋒艦隊已經搭載著一個鎮的陸軍登陸廣州城大東門外。
洪暄得知延平王抵達前線,連忙將前線的指揮權交給一名分艦隊指揮官,乘坐著一艘快船,返回珠江口。
見到鄭經後,洪暄也顧不上什麼對錯,行禮勸諫道:“王上!您不該到前線來!”
這話已經是很直接的指責了,洪磊當即出聲呵斥道:“洪將軍,注意你的身份!”
洪暄一驚,發現自己一著急口無遮攔了,連忙解釋道:“臣不是有意冒犯王上,只是我軍剛剛登陸廣東地方不靖,臣擔心宵小會對王上不利。”
鄭經擺擺手大度地說道:“是寡人前來給你們這些將軍添了麻煩,你放心寡人不會干涉你們的作戰指揮,實在是寡人在承天府坐不住,想要第一時間知道前線的訊息。
你們已經將哪裡徹底控制夏利,就將寡人安排到哪裡,等到拿下廣州之後,寡人要你們將這裡拿下!”
說完鄭經用手指指向地圖上的一個地方,洪暄一看延平王指向的地方正是佛郎機人佔據的澳門。立馬保證道:“王上放心,臣保證不讓西夷跑掉一艘舢板。”
“寡人只提總體要求,怎麼打是你們的事。”
君臣二人正在討論戰事,前線的軍隊上報了一個訊息,一名自稱是天地會廣東分舵舵主的人要求見長官。
洪暄看向鄭經,鄭經笑道:“你們這些高階將領手裡都有各地天地會核心成員的名單,以及暗語、憑證,自然知道如何判斷真假。
寡人說過不干涉你們前線的指揮,就絕對不干涉,說到做到!”
“是!那臣先去處置前線之事,王上可以暫時在順德原清軍水師營地安置,那裡已經完全被我軍控制,絕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