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協助陸軍拿下韶關之後,除了幫助陸軍保證後勤之外,如果有餘力可以拿下廉州府,控制廣西對外的所有出海口,將吳三桂徹底的堵在內陸,不給其有任何出海的機會。”

“王上!我們為何不將整個廣西都拿下?”

“暫時沒有必要,就算拿下了我們也沒有那麼多的地方官員管理,與其只圖個名聲,好處全被士紳佔了,我們不如不取,留給吳三桂還能在我們之間建立一個緩衝區。”

“臣明白了!”

“王上!次要是拿下廣東,那主要任務是打下哪裡?”張煌言忍不住出言問道。

“想必諸位也很想知道我們的主要進攻方向是哪裡,寡人現在也在糾結,有兩個方桉一直難以抉擇。”

“敢問王上是哪兩個方桉?”

“第一個方桉是從長江口上朔,直取金陵,拿下這六朝古都,控制住江防,憑著我鄭氏海軍的犀利,完全可以與滿清隔江對峙,沒有水師的滿清只能望江興嘆。

除非滿清能夠在上游戰勝吳三桂,不然我們就能徹底的斷絕滿清的江南賦稅重地,到了這個時候,滿清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退出關外,將中原地區破壞掉,給我們留下一個千瘡百孔的中原之地。

而我們不得不面對當年大明的形勢,在遼東部署重兵與滿清對峙,想要消滅滿清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

同時我們還不得不面對在中原之地與吳三桂進行爭奪,到時候不管誰死誰傷,死的都是我華夏的百姓。”

“王上!這個代價值得啊!若是能夠拿下金陵,我們就能還於舊都,再派遣幾員大將北伐,統一天下指日可待。

吳三桂之流在面對如此天下大勢之時,也會不得不向我王低頭,到那時王上就能建制稱號,號召天下百姓復我漢家衣冠,盡除天下腥羶。”

張煌言激動了,他在瓊州等了十年,終於等到了能夠恢復中原的這一天了,延平王這些年在承天府與瓊州府的所作所為張煌言都看在眼裡。

他是發自內心的敬佩延平王,這樣一個年輕人,卻清心寡慾,已經過了而立之年,後宅之中就兩位后妃。這在歷代帝王將相之中都是少見。

更何況延平王厲行節儉,無論走到哪裡都是吃著最簡單的飯菜,恨不得把所有的錢糧都投入到建設當中。

瓊州府的發展張煌言看在眼裡,雖然他在瓊州當了十年的知府,但是他非常清楚瓊州的發展跟他這個知府沒有多大的關係。

真正推動瓊州發展的是延平王的工業政策,正是延平王的奇思妙想,讓瓊州府這個出了名的偏僻貧窮之地成了整個華夏最富庶的地方之一。

張煌言很清楚,以現在瓊州府的發展,就是江南除了比瓊州人口多一點兒之外,其他的都根本不是一個層面上。

他現在是發自內心的希望延平王能夠坐這天下之主,這樣一位有能力,又有德行的君主不能君臨天下,實在是天下百姓的一大損失。

然而讓他糾結的是,延平王始終還是對讀書人有成見,張煌言也是暗自感慨,這事真不怨延平王不信任讀書人,而是讀書人這些年自己把自己的名聲搞臭了。

張煌言現在最希望的就是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夠幫著儒學在鄭氏的朝堂佔據一席之地,希望儒學經過這樣一次大的打擊能夠學會放開胸懷,吸納更多學問為己用。

若是儒學一道在自己這一代人的手中斷絕,自己如何能夠對得起歷代先賢,這一刻他忽然想到了朱舜水,若是有朱舜水先生相助,改良儒學,適應延平王的施政綱領,儒學能不能能再次煥發出新的生機呢!

張煌言的想法,完全符合這個時代士人的思想,別管這個人的思想再先進也不會去站在黔首百姓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因此鄭經才是這個時代的另類,若不是華夏的思想寬容,鄭經因為自己的思想很有可能會被送上絞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