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猜到了林三槍的心思,鄭經沉聲說道:“林鎮長!也許你覺得寡人這話就是一句套話,可是寡人要告訴你,這是踐行的目標。

之所以寡人沒有給你們定下一個時間表,那是因為我們現在最大任務是將韃虜趕出中原,恢復我漢家衣冠。

這個時間寡人無法確定,不過寡人可以向你們保證的是一旦我們奪得天下的控制權之後,寡人剛才承諾的百姓出徭役有錢掙的日子一定能夠到來。”

鄭經的話林三槍等人聽了以後還不覺明歷,畢竟他們這些人都是小人物,站得不高,看的也不遠,並不清楚鄭經剛才的表態意味著什麼。

《劍來》

可是洪磊卻不同,他可是清楚延平王這番話一旦傳到大陸,滿清肯定會將鄭氏當成生死大敵,就憑著鄭經露出的野心,滿清就會與鄭氏死磕到底。

回馬城的路上,洪磊委婉地勸諫道:“王上!今天在村子裡王上的那些話是不是要下個封口令?”

鄭經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洪磊指的是什麼,於是微笑道:“這話是寡人故意說的,隨著我們的實力不但增加,滿清與藩鎮的摩擦不斷加大,滿清與吳三桂必有一戰。

這個時候我們的機會就來了,至於如何打我們還要從長計議,在打之前,我們還有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那就是當戰爭來臨的時候,我們是打鄭旗,還是打明旗。”

“王上的意思是......”

“寡人什麼意思都沒有......”

“臣明白了!”

鄭經沒有問洪磊明白了什麼,聰明人話不用說的太透,鄭氏雖然是一個海盜起家的軍事集團,但是隨著與南明漸漸合流,內部的自然有了派系。

鄭成功活著的時候因為他是隆武帝親賜的國姓,算得上是大明宗室,而且永曆帝還活著,這種派系之爭還不明顯。

可是隨著永曆帝與鄭成功先後去世,鄭氏上下就出現了兩種聲音,一種是保明派,認為必須要立朱氏為君,鄭氏必須是大明之臣。

另一種就是要求以鄭氏為主,鄭氏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鄭氏上下一刀一槍拼出來的,跟大明沒有任何關係,憑什麼還要給大明賣命。

後一種聲音如今是鄭氏的主流,尤其是鄭經繼位以來做出的驚豔眾人的成績,這讓鄭經在鄭氏的威望越來越高。

追隨鄭經的文臣武將自然不甘心延平王屈居人下,鄭經不能更進一步,他們這些做臣屬的也不可能壓過延平王吧。

接下來幾天鄭經又查訪了幾處馬城周邊的村鎮,總體來說呂宋現在的秩序還很淳樸,與官府之間的相處還算比較融洽。

官民之間目前還處在一個合理的互動範圍之內,鄭經知道這樣融洽的官民關係若是不加以經營,用不了多少年這種融洽的關係就會被特權破壞殆盡。

對於官民關係的維護,首先必須要對吏治嚴格要求,只有吏治不滑坡,這樣和諧的官民關係才能持續的更久。

結束了對呂宋的視察之後,鄭經登船一路北上返回承天府,這一圈的視察下來將近一年的時間便過去了,這讓鄭經感慨,如今的交通效率還是太慢了,風帆艦船最大的劣勢就是要靠天吃飯。

一旦遇到逆風逆水的時候,那就是龜速航行,回到承天府後,一定要督促工官衙門組織工匠對蒸汽機的研究抓緊起來。

只有有了蒸汽機動力裝到海船上,為海船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海船才能不受風力、洋流的影響,想什麼時候航行就什麼時候航行,遠距離航行的效率也會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