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呂宋地位(第2/2頁)
章節報錯
被點到名的幾名文武都起身躬身領命,洪磊沒想到打理呂宋的苦差落到了自己的頭上,他當然知道這是延平王在培養他的執政能力。
整個延平王府如今算是有了三府之地,其中承天府的級別最高,府尹由延平王親自兼任。瓊州府知府張煌言那也是一代名臣,聲名顯赫。
以他洪磊現在的資歷,還沒有資格擔任一府知府,利用知府到任之前參與一府之地的管理也算是給了他一個非常不錯的鍛鍊機會。
鄭氏的官現在可不好當,自從延平王繼位以來,對文官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再想如以前一般坐在衙門的二堂喝茶如日當老爺是想都甭想。
整個官吏的考核細分了多個方面,從百姓的生活水平,轄地兒童的入學率,每一年的稅收是否有提高,當地的基礎設施有沒有發展,方方面面都要進行考核,任何一方面沒有進步都要進行仔細的陳述,如果沒有充足的理由,那就等著接受調查吧。
當然有了政績,得到的好處也不少,比如說各個指標都能達到考核優秀的官員,年底會得到一筆豐厚的獎勵。
這筆獎勵是官員一年俸祿的二倍,這樣的激勵措施就是鼓勵官員將自己的轄地治理好,治理的越好得到的好處就越多。
相反懶政惰政,貪腐無度就會受到嚴懲,嚴重的掉腦袋也不是不可能。官員在貪腐的時候,就應該去想一想風險與收益哪一個更高一些。
在呂宋城繳獲的收穫鄭經只留下五百萬兩現銀準備運回承天府,剩餘的現銀與物資全部留給了呂宋用於重建工作。
洪磊手裡有了銀子和糧食,做起事來就容易多了,首先要做的就是安置難民,這些難民在呂宋本來就有土地,只需要補充生活物資與生產資料就能安穩下來。
最讓洪磊頭疼的反而是呂宋這邊女多男少的問題,在這一次鬥牛國人針對移民的行動中,大量的男人死於非命,留下了大量的孤兒寡母。
這些婦孺完全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可是這女人又是稀缺資源,洪磊連續多日都在這些女人堆裡跟這些女人商談,詢問一些帶著小娃娃的女人願不願意改嫁。
就算是這些女人都願意改嫁,也得能夠找到這麼多願意娶寡婦的男人,洪磊將這個難題拋給了鄭經。
鄭經一聽還有這好事啊!立刻給承天府與瓊州府各去了一道詔令,在兩府招募三十歲以上的老光棍來呂宋墾殖,到了地方就發媳婦,而且進門就能喜當爹。
對於貧苦百姓來說,來討個婆娘栽根立後就不錯了,哪裡還有什麼資格挑肥揀瘦,在古代打光棍就是常態,能娶上媳婦成親的都是生活殷實的人家。
兩道詔令一下,立刻便有大量的老光棍報名前來呂宋墾殖,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不但解決了女多男少的問題,而且還變成了男多女少。
為了給這些多出來的老光棍娶媳婦,鄭軍不得已將俘虜的西夷女人都提了出來給這些老光棍分配。
雖然說這些西夷的女人長得醜了一些,長相完全不在華夏百姓的審美點上,但是好歹也是個女人不是,也能給老光棍們生兒育女。
一個月後承天府派來的知府來到了呂宋,來的不是別人正是鄭經的岳父原萬年縣知縣唐思文。
這幾年唐思文在萬年縣任上做的確實不錯,更兼之鄭經將試驗田設在了萬年縣,每年的單是一個試驗田帶來的收益就讓萬年縣水漲船高。
整個承天府萬年縣的百姓生活水平最高,幾乎家家都靠著製作紅薯粉條蓋起新房子,如今被直接升任呂宋府知府,到底是升官還是明升暗降也說不清楚。
鄭經也沒想到來的會是岳父,趕緊將岳父迎進市政廳,人前的官話不必細說,在沒人的時候,鄭經問道:“岳父!怎麼是將您調派過來了,這呂宋攏共就不到兩萬人,說是知府連個知縣都不如。吏官衙門那邊是怎麼跟你說的?”
“鄭大人的調令中說的是,呂宋乃是新附之地,需要幹吏牧守,臣乃是王上岳丈,是王上心腹重臣,是呂宋知府的不二人選。”
“岳父可知道吏官衙門打算安排誰去做萬年知縣?”
“這個臣不知道,吏官衙門給臣的調令是接到調令將政務交接給左貳官,立刻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