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承天風起(第1/2頁)
章節報錯
鄭經沉思了片刻點頭道:“岳父調到呂宋也好,呂宋今後肯定有很好的發展,寡人也會在政策上向呂宋傾斜。
保證每年撥給呂宋的移民人口不會低於兩萬人,連續支援五年,五年之後,呂宋就要有自己自我發展的能力。”
唐興文仔細琢磨了一會兒說道:“得王上如此支援,這呂宋臣保證五年之內必成我鄭氏的後方糧倉。”
“寡人相信以岳父的能力, 不過不能按照承天府的那種施政模式,承天府的目標是養活從離島後撤的幾十萬百姓。
而呂宋沒有這種壓力,呂宋完全可以採用大農場的模式進行墾殖,比如說以一千畝為一個地塊開闢種植園。
比如種植甘蔗、劍麻、金雞納樹等經濟作物。至於糧食,呂宋能夠做到一年三熟,少量的土地進行大規模種植就能滿足呂宋的糧食供應。
至於說以後進軍大陸的糧食供應,從呂宋調糧不如就近從承天府調撥,成天府發展起來, 所生產出來的糧食足夠滿足二十萬大軍的消耗。
總之這土地一定要合理規劃, 糧食種的太多我們消化不掉就會爛掉,這不划算。而且在對外貿易方面糧食的價值遠沒有白糖、麻繩、藥品的價值高。”
“王上!這甘蔗、劍麻臣知道,這金雞納樹是個什麼東西,種這個樹有什麼用?”
“這金雞納樹是鬥牛國人從新大陸引進到呂宋的一種樹木,這種樹木的神奇之處在於它的樹皮能夠治療瘧疾,也就是打擺子。
這個秘密鬥牛國人一直當做最大的秘密並不對外公佈,寡人也是在無意間查閱鬥牛國的資料才知道了這個秘密。
岳父您想想看,一旦這種藥品投入到市場上,我們能夠掙到多少利潤,我們在開發熱帶地區的時候,最頭痛的就是打擺子,每年因為打擺子死了多少人。儘管我們知道黃花蒿對打擺子有治療效果, 然而瘧疾的死亡率依然是居高不下。”
唐興文眼睛亮了, 他太清楚瘧疾對熱帶墾殖的危險了,承天府不敢快速進行開發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瘧疾這把無形的殺人的刀。
若是真能確定這個金雞納樹的樹皮有治療瘧疾的功效,而且比黃花蒿的效果更好,這個種植園一定會成為呂宋的經濟支柱產業。
“王上!這個樹容易種植嗎?”
“這個寡人也不清楚,需要不斷進行摸索, 寡人會從試驗田給你調撥幾名農技員,到時候他們會協助你進行栽培與育種。”
唐興文又問了一個愚蠢的問題:“王上!這種植園肯定需要大量的人力與財力,單靠官府肯定不行。
移民過來的大多數都是窮得連飯都吃不起的百姓,他們如何能夠買得起一千畝以上的土地,而且若是大多數移民都開闢種植園,勞力從哪裡來?”
鄭經壓低聲音說道:“我的岳父大人,出門可別說這話是我說的,那麼多的土人留著幹什麼?勞動力完全可以用這些土人,給移民發放武器,讓他們自己去捕奴不就行了。”
唐興文三觀盡碎,這完全違背了聖人之學的教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看著唐興文糾結的表情,鄭經給他下勐藥道:“你可知道鬥牛國人歷次對華夏百姓的屠殺,下手最狠的是什麼人?”
唐興文明白了鄭經的意思,這些土人是無法與華夏移民和平共存的,他有些糾結地道:“若是我們大規模的做這種事,我們與土人之間再也恢復不到和平的狀態之下。”
鄭經冷笑道:“岳父上任之後,走訪一下澗裡那邊的移民村落, 詢問一下這些移民百姓, 聽聽他們對土人的看法, 聽聽他們支不支援官府對土人的打擊。”
“臣明白了,臣知道該怎麼做,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駐軍的配合,畢竟百姓之間行為鬆散,需要軍隊對百姓進行編練。”
“這是軍隊責無旁貸之事,百姓在農閒之時必須參與軍事訓練,承天府與瓊州府如此,呂宋府也是如此。”
在唐興文正式履職呂宋知府後,鄭經收到了吏官衙門的奏疏,吏官衙門銓選了三名官員做為萬年縣知縣的候選人,請延平王勾選。
三名官員分別是楊英、鄭纘緒(鄭泰子)和莊文烈,鄭經一看這個名單立刻就明白了這是怎麼回事,很明顯自己的從叔想要給自己的子弟鋪路了,當然還有一些不能宣之於口的原因。
鄭纘緒今年還不到二十歲,雖然說有些才名,算得上鄭氏三代中的優秀人才,但是這麼早就身居高位,難道不覺得這是揠苗助長嗎?
本打算親自帶著人馬去收復三寶顏,順便從三寶顏南下,一路沿著香料群島邊緣向西到爪哇島、舊港、滿剌加巡視一番。
自己已經好幾年沒有到南洋親自看一看了,也不知道南洋現在到底是個什麼情況,這些領地親自巡視一番的威懾,可比聽屬下的彙報管用多了。
然而面對承天府的政局出現動盪的隱憂,鄭經只能將收復三寶顏的任務交給今後將駐守在呂宋的洪暄與謝永常。
鄭經則帶著剩餘的艦隊與陸軍提前返回承天府,安平城內的文武官員誰都沒有想到延平王會這麼快返回承天府。
從出征到返回只經過了三個多月的時間,鄭經突然返回打了一眾文武一個措手不及,甚至在鄭經召集所有官員在王宮議事時,一些在官廨坐班的官員竟然能夠在大白天就找不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