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經說的這一堆的破玩意,北鄭軍隊裡都有,這些裝填繁瑣,射程因為喇叭口漏氣的原因,短的可憐的破爛,還想賣給安南,這鄭經瘋了嗎?

“鄭國主在說笑嗎?我們要你們這堆破爛有何用,若是有用,貴部也不會丟在倉庫發黴。”

“這就是了,要不怎麼說一問價錢一文貨呢?值不值這麼多錢,要看這火炮能不能提供這麼大的價值。”

“可是這三千兩一門炮怎麼比紅衣大炮還貴?”

“那是因為紅衣大炮沒有我軍的火炮好,還是那句話好不好驗過貨就知道值不值了。”

與火銃不同,鄭經打算賣的是鄭軍現在裝備的新式後膛炮,鄭軍高層是反對賣新式後膛炮的,別看這火炮是佛郎機炮魔改出來的,可是與佛郎機已經大不相同。

不但增加了炮閂,定位槽,更提高了加工精度,更重要的是在新式後裝炮上裝備了炮耳、照門、炮規,以及升降角度的螺桿。

這樣的設計讓後裝的火炮,減少了佛郎機的漏氣,增加了射程,同時也增加了火炮的射擊精度。

可以說這款火炮已經是這個時代,鄭經能夠想到的最好的陸戰火炮。當然海戰使用的長炮無論是射程還是精度都要比後裝炮要好,可是海戰長炮太過沉重,無法適應陸地的行軍要求。

這樣一款優秀的陸戰火炮,要賣給別人,尤其是敵友還不能完全確定的時候,大家當然是堅決的反對。

鄭經也不跟屬下硬頂著來,而是問大家:“一門炮賣三千兩怎麼樣?”

何斌可是很清楚一門炮的製造成本是多少,絕對不會超過三百兩,這賣一門炮就能多造九門炮,堆數量這些敵人也不是對手。

鄭經跟大家解釋,賣火銃也好、火炮也罷,最重要的是不能賣掉核心的技術,比如我們的火銃為什麼能夠保證所有的銃管都是一個標準,這就堅決不能透露出去。

比如新式火銃的子彈,被人看到就能模仿出來,這就堅決不能出售,我們能出售的是別人無法完全模仿的。

同時鄭經更是強調,我們的武器不可能永遠停留在現在這種水平,若是我們不去鼓勵工匠開發新式武器,就我們這些裝備早晚都會被人超越。

既然是註定要被超越的東西,為何不趁著值錢的時候大賺一筆,我們只有不斷進步,才能拉開與敵人的裝備代差。

賣出點兒裝備對我自己也是一種激勵,讓我們時刻都明白,我們並不是唯一的,還有和我們一樣裝備的軍隊。

若是遇到裝備比我們厲害的軍隊難道還不打仗了,軍隊的一個重要的職責就是研究新戰法,然後提出與戰法相對應的武器構想,將這種構想要求反饋到工匠那裡,工匠們根據你們的要求進行新的武器開發。

若是軍隊每天只知道混吃等死,一點上進的動力都沒有,怎麼指望工匠能夠挖空心思給你們研究新裝備。

新裝備可不是說有就有的,而且工匠並不知道軍隊的需求,如何能夠開發出對軍隊更合用的武器裝備。

鄭經的話讓一眾帶兵的將領面色羞慚,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過原來這裝備開發換代與軍隊自己是息息相關的,眾人再也不提反對出售火炮之事。

當北鄭文武看到了鄭氏火炮的射速與威力的時候,都是大吃一驚,一門火炮短短的時間內就打出了五發炮彈,而且基本上都落到了劃定的區域之內。

這樣的落點說明了火炮的精準度,有了這樣一款火炮對於敵人的壓制,敵人再想輕鬆突破己方的防線可就困難了。

這樣戰場利器,無論多少都要買啊!這是鄭柞當時的心情,一咬牙一跺腳,鄭柞拍板採購一百門火炮。

至於炮彈火藥,北鄭認為他們自己也能造,也就多少採購了一點樣品,鄭經心中冷笑,你以為這射程和威力光是一門炮就能解決的嗎?

沒有鄭氏的慢燃火藥以及高精度的炮彈與炮管契合,能夠打出如此的射程,當然鄭氏上下沒人會提醒北鄭文武,既然你們願意省錢,那就省吧,到時候別後悔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