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兩鄭相爭(第1/2頁)
章節報錯
北鄭軍隊還在低著頭繼續推進,已經顧不上身邊傷亡的袍澤,終於到了鄭軍六十步的開火距離,鄭軍士兵開始了後退式三段擊射擊,六十步的距離成了北鄭軍隊的天塹,每向前一步都是屍橫遍地。
不光是來自燧發槍手的排槍射擊,還有新式火槍兵的遠端側翼打擊, 屍體的堆疊終於讓北鄭士兵麻木的神經被刺痛。
他們發出淒厲的哀嚎,丟掉手中的武器掉頭就跑。很快便形成了潰敗之勢,到了這份兒上,鄭根也知道自己已經無力迴天。
只能灰溜溜地向後潰敗,等到脫離戰鬥之後,鄭根一清點所剩兵馬,頓時嚎啕大哭。
從升龍府帶出來的一萬人馬,如今連一半都沒有了。這個時候擺在鄭根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條是退回升龍府, 將軍隊的指揮權交還給父親。
另一條路就是請求父親召集兵馬對鄭軍進行圍剿,這鄭軍的五千人馬是很厲害,若是出動十倍的兵力,這些鄭軍能打多少?
思來想去,鄭根還是不甘心失敗,馬上安排人返回親信返回升龍府向鄭柞請求援兵。而鄭軍並沒有乘勝追擊,而是乘勢將紅河岸邊的海陽拿下,做為鄭軍的臨時營地。
在紅河上游弋的鄭軍戰船看到河岸上的海陽城升起了明鄭大旗,鄭經立刻命令戰船靠岸與周全斌部會師。
周全斌見到鄭經之後便抱怨道:“王上!這收著手打實在是太難受了,若是放開了打,臣保證這北鄭的一萬人馬一個也別想跑。”
鄭經拍拍周全斌的肩膀笑道:“我們是來示威的,可不是來結仇的,打得太狠了,那仇可就結大了。”
“就北鄭這點兒人馬,要臣說,乾脆將翁天佑與陳莽部全部調過來, 四鎮人馬差不多就將這北鄭滅了。”
“滅了以後呢?”
“滅了之後,我們就自己接管, 省的看這些鳥人的臉色!”
“若是安南人不願意承認失敗,私下裡處處給我們搗亂,我們的戰略目標還能實現嗎?”
《控衛在此》
周全斌惡狠狠地說道:“不服氣那就殺到服氣,滿清就是靠著大殺特殺佔了整個中原,滿清能行我們也行!”
“邦憲!你說的也是一種方式,不過這個方式的代價太大,滿清打進中原多少年了,到現在他們也沒有完全的統一天下。
而我們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與滿清相比,我們拖得時間越長,與滿清的差距就越大。寡人現在要的是立竿見影的效果,而不是在安南牽扯我們太多的精力。”
“這也太便宜他們了,現在咱們怎麼辦?是向前推進,還是在這裡等著?”
“等!現在著急的不是我們,而是鄭柞,鄭柞不敢將戰事拖延太久,不然南方的阮氏是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的。”
————————
鄭根派回升龍府的親信見到鄭柞之後,原原本本將戰事對鄭柞講了一遍, 並且把鄭根想要增派人馬合圍鄭軍的打算也講給鄭柞。
鄭柞稍一琢磨便拒絕了鄭根的要求, 鄭柞打了半輩子的仗,透過鄭根親信的描述,他就能判斷出鄭軍很明顯是手下留情了。
按照描述的戰鬥,鄭根的大軍根本就沒有傷及鄭軍分毫,鄭軍完全可以進行追擊殺傷,在追擊中的殺傷可比戰鬥中的殺傷大多了。
憑著這一點當然不能說明鄭軍並沒有想要徹底滅掉自己的想法,不過若是堅持打下去,即使鄭軍沒有得利,最後得利也不是自己。
北方的莫氏與南方的阮氏可都盼著自己倒黴呢,這個時候自己一旦與鄭軍進行大戰,不管輸贏,後方都會被這兩邊偷襲。
不管打與不打,還是要跟鄭氏談一談。當時那個姓陳的來,自己就不該口氣太強硬,這完全划不來。
鄭柞在想通了這一點後,立刻下令讓鄭根帶著殘兵退回河內休整,然後派人去找鄭軍接觸,試探一下鄭軍現在是什麼條件?
使者名叫丁文佐,地位在北鄭非常之高,是鄭氏的謀主。丁文佐是儒生,對大明和中原有著很深的親近感。
他非常理解鄭柞的想法,當初鄭柞將陳永華打發走,丁文佐就委婉地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認為北鄭應該遊走於各個勢力之間謀求最大的利益,而不是把人得罪死。
丁文佐不等鄭根返回升龍府便乘著小船順流而下,尋找鄭軍的主力,鄭軍的戰船已經遮蔽了紅河河道,任何船隻都不可能透過鄭軍的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