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算成功的談判(第1/2頁)
章節報錯
吳軍上下其實都聽出來了,吳三桂對於鄭氏的交易是消極的,與眾將相比,他更希望得到一個類似於沐氏那樣永鎮西南的職位。
永鎮西南對吳家最有利,可是對吳軍的將領卻沒有任何的好處,一旦吳家確立了在西南的地位,他們這些將領很快就會被邊緣化。
吳家以後不需要這麼多的驕兵悍將, 滿清朝廷更不想要這些與他們離心離德的軍頭,他們只能被丟到某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自生自滅。
這是吳軍上下絕對不能容忍的,他們必須推動吳三桂邁出造反的那條路,與鄭氏合作就是其中的一步。
整個吳軍可能不願意與鄭氏合作的只有吳三桂一人,對於吳三桂提到的糧草問題,這根本就不是什麼大問題,在吳軍上下看來,一旦開戰吳軍能夠快速拿下湖廣這個最大的糧倉。
只要湖廣在手吳軍還會缺糧嗎?吳三桂的擔憂根本就不成立,在吳軍將領看來,他們的平西王有些老了,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可以在萬軍叢中救出自己父親的那員悍將。
對於吳三桂的質疑,夏國相解釋道:“岳父!陳永華承諾只要是我們需要的物資他們都能替我們弄到,甚至還提到了火銃,他說為我們提供的火銃要比我們使用的鳥銃更加的精良。
當然價錢肯定也會貴上不少,不過小婿覺得,若是鄭氏真的能夠搞到精良的火銃,那可是能夠極大的提高我軍的戰力。
對付滿蒙騎兵,在我們缺少騎兵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還是火器。若是我們的火器能夠擋住騎兵的進攻,朝廷的其他人馬不足為懼。”
吳三桂知道他不能站在大家的對立面,既然大家都願意促成與鄭氏的交易,他也不能反對。不過必須要在保密的狀況下進行,不能被朝廷偵知,一旦走漏訊息, 必須推出一個替罪羊給朝廷一個交代。
吳三桂這樣的態度可以說是很不負責任的,做為一個軍事集團的首領,不能沒有擔當,遇到難以抉擇之事,要麼選擇拒絕,要麼選擇扛起責任。
若是好處是自己的,責任卻讓別人來背,以後誰還會為你效力。
吳三桂當然知道這樣做的弊端,他只是想用這種方法讓手下知難而退,對吳三桂來說他對如今主政的鰲拜還是很畏懼的。
夏國相是吳三桂的女婿,當然不能讓自己的岳父冷了場,就算是對岳父的話再不滿,也要替岳父撐起場面。
“岳父,諸位同僚!既然是小婿一直在與鄭氏溝通,這事就交給小婿做吧,出了事小婿一力承擔。”
“國相!一切要小心行事,切不可讓朝廷抓住把柄,若是事不可為,你就先躲到鄭氏的地盤上,等到事態平息下來之後,再回來。”
夏國相聽到吳三桂如此囑咐心裡一暖,平西王還是重感情的, 不會拿兄弟們的性命換取榮華富貴。
“岳父放心, 事關重大小婿明白一旦出事,會讓我部處於極度不利的局面,不過滿人在雲南沒有多少勢力,只要防住巡撫袁懋功,其他人不足為懼。”
吳三桂沒有說話,而是拉開了密室中正面牆上布簾,布簾後面是一張掛在牆上的巨大的西南地圖。
這張地圖吳軍將領不止一次見過,吳軍上下也不止一次在這張地圖上進行推演,一旦與滿清鬧翻,如何用最快的速度拿下湖廣。
吳三桂拿起一根木杆指著地圖上的一點說道:“諸位請看!這裡是我雲南布政使司與安南的分界點,如果鄭氏能將物資送到這裡,我們就跟他們交易。”
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吳三桂所指的地方,此地與安南交界,漢瑤混居,屬於鳥不拉屎的地方。就算是滿清朝廷也不會關注這樣的地方。
將交易地點選擇在這裡,首先這個地方偏僻落後,非常容易保密,其次是此地就在元江左岸,只要鄭氏能夠打通水路,交易還是很方便的。
當然打通水路的任務就只能交給鄭氏來做,鄭氏去做隱蔽性更高一些。至於鄭氏能不能打通水路,那就不關吳軍之事了。
反正成與不成,吳軍也沒有損失,能夠交易更好,不能交易就當沒有發生這事。
吳軍核心層商議細節之後,夏國相再次去五華寺見陳永華,陳永華沒想到吳軍上下這麼快就達成了一致,心裡就是一沉。
越是時間短,就越是說明吳軍的高層對合作之事並不熱衷。果然夏國相一見到陳永華便苦笑道:“復莆兄!合作之事有變,平西王不想與貴軍來往,以免引起朝廷猜忌。”
“夏兄!既然如此,那陳某就告辭了,延平王還等著陳某的訊息。”
“復莆兄!不要著急,平西王不做,夏某倒是可以做。當然這件事與平西王府無關,出了事也是夏某一人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