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爪哇之戰(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林陛提出的犧牲陳輝艦隊獲取海戰勝利的方案非常殘忍,卻是鄭軍目前最佳的方案。鄭軍現在對陣紅毛夷的最大優勢就是人多勢眾,既然質量上比不過,那就只能比拼人海戰術。
這是最無奈的選擇,也更加堅定了鄭經必須加緊發展工業的決心。農業再強大都只能解決一個民族的溫飽問題,解決不了落後捱打的問題。
只有發展工業,用工業武裝起來,華夏民族才能不受欺辱地屹立於民族之林。鄭經非常的清楚鄭軍對付的這一艘大艦,在西方只屬於入門級的二級艦。他們還有更大艦船,船上裝備了更多的火炮。
就這麼一艘二級戰艦鄭軍都對付不了,若是紅毛夷真的把主力開到東方,鄭氏拿什麼來抵抗。
與海上的戰鬥陷入了困境不同,陸上的戰鬥進行的非常順利,周全斌一路沒有遇到任何的抵抗就繞到了岸防炮臺的背後。
這座炮臺修築地點選擇的非常刁鑽,建築一處突出的高地上,後方被紅毛夷人工削成了懸崖峭壁,幾乎就垂直的角度。
從基座底部到炮臺頂部建築頂層,足有三丈多高,所有的建築材料都是採用打磨標準的大塊石頭修築。
以這個時代的火炮威力,除了超大口徑的重炮,很難轟的動這樣的一座堡壘。
周全斌在炮臺二里地的距離上打量著炮臺的防禦,暗自咂舌,原本以為安平城的防禦就已經是非常堅固了,沒想到紅毛夷竟然能夠修築出如此強大防禦的堡壘。
好在鄭氏有攻城秘密武器,有了這個秘密武器,任何的堡壘都不過是一張紙,頂多算是一張厚一點兒的紙。
一個棺材轟不塌,那就多加一個棺材,實在不行那就十個棺材一起上,反正炮臺後面的防禦力量不強,只要用新式火銃壓制住炮臺上方的射手,剩下的事那就由爆破隊來完成了。
紅毛夷的守軍在鄭軍靠近炮臺二里地之外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防禦的準備,炮臺制高點能夠看出十里之外的情況,想要偷襲根本沒有可能。
雖然對海射擊的長管重炮無法調轉炮口對陸攻擊,不過陸軍的六磅青銅行軍炮是一款非常優秀的火炮。
要塞守軍共計集中了五十門六磅炮瞄準了鄭軍到來的方向,六磅炮的有效射程一千碼,差不多就是二里地的距離。
這也是鄭軍停在二里之外的原因之一,鄭軍與紅毛夷有過多次交手,對紅毛夷的裝備還是比較瞭解的。
在陸軍炮方面鄭軍的水平並不比紅毛夷,經過鄭經的指點,鄭軍的後裝佛郎機炮都是經過耐心的打磨,使用鐵模鑄炮保證了口徑的一致性。
同時子銃也用簡易的車床進行了切削,保證了子銃與火炮之間的氣密性。這就讓原本射程近的感人的佛郎機炮,在鄭軍的手裡換髮了新生。
鄭軍陸軍裝備的千斤佛郎機炮的有效射程還要超過紅毛夷的六磅炮,至少雙方在對轟的時候,鄭軍的炮兵並不吃虧。
周全斌站在一處高坡上望著遠處紅毛夷的軍事部署,開始佈置炮兵陣地。他的兩個鎮共有一百門火炮,在鄭經新的作戰思想下,鄭軍上下已經明白了火炮集中使用的重要性。
紅毛夷的炮臺指揮官看到鄭軍在構築炮兵陣地,立刻下令炮兵開火,然而鄭軍炮兵陣地選擇在二里之外進行陣地佈置。
炮臺上火炮發射出來炮彈冒出的陣陣白煙暴露了自己的陣地位置,很快在鄭軍的炮兵陣地佈置完成之後,經過試射之後,找到了合適的角度,立刻就給紅毛夷來了三輪急速射。
紅毛夷的炮兵陣地頓時一片火海,掀翻的火炮,殉爆的火藥被炮彈砸的殘肢斷臂到處廢物,紅毛夷直接就被打蒙了。
這還是他們印象中不會使用火炮的鄭家海盜軍嗎?為何他們的火炮射速這麼快,他們只發射了一輪,鄭軍就發射了三輪炮彈。
他們哪裡知道,在他們眼裡的藏在甲板上的謀殺炮,已經被鄭軍魔改成了戰場利器。
三輪炮擊之後,周全斌下令停止炮擊,命令一個使用鳥銃的千總出動發起試探性的攻擊,隨後又跟著一個使用新式火銃的千總跟在後面對可能出現的敵人進行精確射殺。
前面一個千總邁著標準的橫隊,向前踏步前進,行進到百步左右距離的時候,隱藏在炮臺工事後面的紅毛夷士兵開始露出身形向著鄭軍舉槍瞄準。
紅毛夷裝備的都是隧發滑膛槍,可以排成非常緊密的隊形,不用入火繩槍手不敢靠的太近,擔心引燃戰友的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