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煌言還是很有才情的,若不是穿越者的身份討巧,鄭經與張煌言的論戰根本不是對手,即使有穿越者的優勢,熟知歷史的脈絡,卻依然會被張煌言的話語震驚。
對著張煌言的那似乎能夠看透人心的眼睛,鄭經也不想隱瞞自己的思想,他慢慢起身站在船頭扶著欄杆望向遠處的大海說道:“寡人曾對內子說過,真理就在大炮的射程之內,誰的拳頭硬誰說的就有理。”
張煌言冷笑一聲:“拳頭大就了不起嗎?史冊上拳頭大的如車載斗量,到最後還不是灰飛煙滅。”
“那又如何?史冊上可有不滅的王朝?”
“至少施仁政者國運長一些,不像胡人無百年國運!”
鄭經撇撇嘴,心說若不是老子是後世來的,這句話老子還真就信了。
“國運長短與仁義無關,大明朝若不是於少保打贏京城保衛戰,最多能與蒙古人維持一個南北朝的局面。
京城保衛戰的時候怎麼沒人去跟也先講仁義道德,怎麼還得動員兵馬勤王?若是仁義管用,滿清也進不了中原。
當然寡人不反對仁,不過寡人之仁與先生之仁有所不同。”鄭經在這裡偷換了一個仁政與仁義的概念。
“建奴也不過是猖狂一時,用不了多少年自然會有仁人義士將其推翻覆滅,到時候建奴不亡國滅種都是好事。
敢問世子之仁是什麼?”張煌言沒有揭穿鄭經的小聰明,而且直指胡人無百年國運的這個核心所在。
“不管胡人是否有百年國運,想要將胡人趕出中原,靠的是刀槍,而不是蒼水先生嘴裡的仁義。寡人所說的仁義是對天下為國家納稅的百姓,而不是挖天下牆角以自肥計程車紳。”
“沒有仁何來天下景從,不能獲得天下紳民的支援,世子拿什麼去打仗?沒有士紳幫助教化百姓,百姓不過是沒有見識的愚夫愚婦,如何能夠成為世子的助力?”
“百姓愚昧,那寡人就開啟民智,讓所有百姓都能讀書明理。”
“姑且不說世子有沒有這麼大的財力支援天下所有的百姓讀書,就算是世子生財有道,有這麼大的財力支撐,沒有士紳的支援你去哪裡找這麼多的讀書人給你去開啟民智?”
“蒼水先生,不是寡人的話說的難聽,您還真以為這天下離了儒生就得率獸食人了嗎?寡人開啟民智,是為了讓百姓讀書識字,不會被官府胥吏欺壓。
更是為了讓天下的百姓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百姓愚昧不是百姓的錯,而是當政者的錯!”
張煌言聽了鄭經這狂妄的話,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是哈哈大笑道:“都雲鄭大木子紈絝也,今日方知此大謬也!”
鄭經摸著鼻子尷尬地問道:“蒼水先生!您這算是誇寡人嗎?”
張煌言也不矯情,微笑道:“算是對世子的考校吧,你父受錢牧齋影響太深,忠小義而忘大節,以明臣自居而不做明臣之事,實藩鎮也!”
鄭經差點拍案而起,哪有這樣當著人家兒子罵老子的,不過仔細一想,鄭成功一生還真就是如此,一直在忠君與野心之間糾結,常常進退失據,不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