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界禁海的影響遠不止如此,由於滿清暴虐的執行遷界禁海政策,使得華夏沿海的商品經濟社會直接倒退回了農耕社會,徹底打斷了華夏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可能,徹底的讓華夏落後於世界潮流。

後世的歷史書普遍都在說滿清閉關鎖國不與世界交流才導致了華夏與世界的交流中斷,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滿清的最高層非常清楚世界大勢,他們非常清楚世界的發展。

滿清的康熙皇帝會西方好幾個國家的語言,更是精通幾何、物理等西方先進學科,甚至還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筆友。

這樣的一位君主怎麼可能看不清世界大勢,在對付鄭氏的時候都知道與荷蘭人合作,怎麼可能不懂世界潮流,至於滿清當權者為何不與世界潮流接軌,那就是這些統治者骯髒的心理,他們為了自己的統治不敢放開這種潮流。

以小族臨大族讓滿清在文化上先天的不自信,剛開始的幾代當權者從來就沒想過能在中原待多久,完全是一種高壓掠奪的心態。

畢竟胡人無百年國運這句話他們也是深信不疑的,等到他們自己愚弄百姓的話,忽悠的他們自己都信了的時候,再想回頭卻發現世界早已變得他們根本就不認識了。

陳永華與大陸反清組織天地會一直都有聯絡,鄭氏很多的情報都是透過天地會傳遞。陳永華並不是什麼當然天地會的總舵主,如今的天地會也只是一個對清廷高壓統治不滿的秘密結社組織,並未形成完整的反清理論,還遠不是乾隆年間的已經化身洪門的天地會組織。

聽到陳永華提及天地會,鄭經靈機一動,不管這天地會是不是陳永華秘密創立,這個組織都有大用,不能任其野蠻生長。

“復莆先生!剛才你提及天地會傳來的情報,鄭經深感這天地會的作用重大,若是復莆先生能夠將天地會整合,在大陸形成一股反清的力量,將來我鄭氏反攻大陸之時,這天地會就是我鄭氏最大的助力。”

陳永華沒想到世子會對一個江湖組織感興趣,不過世子說的不無道理,天地會經營好了,別的不說,大陸的情報能夠源源不斷的傳遞到鄭氏手中,為鄭氏今後的決策提供幫助。

“下官盡力而為!”

“我相信復莆定會將這個天地會經營好,不過鄭經有個不成熟的小建議僅供復莆先生參考!”

“世子有何高見?”

“天地會未來若干年都是長期處在清廷的治下活動,一旦被清廷發現,以清廷的殘暴定是死路一條,不僅如此,清廷為了深挖天地會組織,肯定會對被捕者施以酷刑。

一旦受刑者承受不住酷刑,必定會將他所知道的天地會情形全部招認出去,清廷抓住一人就會順騰摸瓜扯出一串。

這樣一來會給我們佈局造成巨大的損失,為了避免這樣的禍事發生,復莆在建立組織的時候,需要將組織進行細化,每一個天地會的會員都要進行嚴格選拔,嚴謹濫竽充數者加入天地會組織。

同時將組織架構按照總會與分會的結構進行細分,一個天地會的人員只能聯絡到他的上線與下線。各個分會的會長掌管整個分會的情報人員資料,各個分會之間沒有直接聯絡,每個分會只能與總會聯絡。

總會掌握所有分會人員的花名冊,每一個新入會的會眾都必須經過總會批准,這樣除非各個分會的會長叛變,能夠最大可能的保證各個分會的安全。”

“世子!如此嚴格要求是不是會讓天地會的發展進展緩慢啊?”馮錫範問道。

“兵貴精,不貴多,我們希望吸收進天地會的每一個會眾都是堅定的反清者,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會動搖自己的信念。

我華夏曆經幾千年而不倒,總會有仁人義士願意為我們這個多災多難的祖國獻身的,鄭經相信他們只是沒有一個報國的機會。”

陳永華低頭沉思了一會兒,抬頭說道:“世子!既然是為了我們這個多災多難的祖國,也為了我們華夏民族的復興,臣覺得再叫天地會已經不妥,下官建議叫復興會,復興華夏之意。”

“小人贊同!”何斌第一個表示贊同。

“末將也贊同!”林陛也表示贊同。

“下官也贊同!”馮錫範見其他兩人都贊同,世子也沒有反對之意,也跟著表示了贊同。

鄭經嚇了一跳,怎麼說著天地會的事,怎麼就跳到了復興會上。不過轉念一想也就釋然了,天地會、洪門、復興會這些本就是一脈相承。

“既然幾位都贊同,鄭經也無異議,大家先說一說我們復興會的宗旨吧!沒有目標就沒有凝聚力。”

“要不我們就把口號定為‘反清復明’如何?”陳永華提議。

“我反對,不是林某對大明有意見,而是老百姓現在對大明並無好感,若是以此為口號,老百姓恐怕並不會買賬。”林陛第一個表示反對。

鄭經暗自點頭,林陛果然是自己的隊友,陳永華還是太實誠了。

“那依林將軍該這口號該如何定呢?”

“林某一介武夫,說不來!”林陛直接認慫。

鄭經看向何斌與馮錫範問道:“兩位有何高見?”

馮錫範最善於察言觀色,很明顯世子並不滿意‘反清復明’這個口號,看來世子是不會給朱明做忠臣的。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如何?”

“不夠精確,誰是漢、誰是賊?淪陷區的百姓可是賊,為了身家性命和富貴前程委身於滿清的漢官是不是賊?若他們都是賊,我們反攻大陸將會受到頑強的阻擊。”

兩個提議都不能令世子滿意,幾人都將目光看向鄭經。

“諸位!不管將來如何,現在我們還是明臣,雖然不能直接喊出讓百姓反感的‘反清復明’,但是口號也要與大明接近,想我大明太祖當年北伐蒙元,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得國之正無出其右者。

當年是蒙元,現在是滿清,歷史何其相似也!既然如此我們為何不把滿清異族當做靶子,把宗旨定為驅逐胡虜、恢復華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