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議和(第2/4頁)
章節報錯
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道理都不用趙禹說。
“突厥現在送公主進京議親議和,是因為沒有了盟友,也沒有了內奸眼線,不願意與咱們大鄴兩敗俱傷,再僵持下去,也討不著任何好處,不如議和,還能開放互市,對於突厥來說,並沒有任何壞處。”
趙禹面不改色,但聲音是清冷的:“至於其他的,要兒臣說,就算沒有這個突厥公主,議和也不是不能議。
可他們送了個嫡生的公主來,擺明了不願宗室子與她成婚。
只怕突厥仍舊是狼子野心,這個禍害是在將來。”
那確實是。
一面議和,一面養精蓄銳,說不定這個突厥公主還能大有作為,在大鄴謀劃些什麼。
做了皇妃,哪怕只是個王妃,再生下一男半女的,對於突厥來說,豈不是美事一樁嗎?
二郎是不會娶她的。
只有他了。
但他的太子妃一定不能是這異國公主。
那頭顧懷章也說:“就怕突厥人精明的很,而且早些年間魏家一直與突厥有往來聯絡,蜀王殿下與王妃感情甚篤,伉儷情深,突厥大可汗未必不知道。
所以送公主來大鄴和親,是知道蜀王不會娶。
又送嫡出的公主,不許宗室子代娶,年紀合適的就只有肅王殿下了。
突厥可汗得用心,確實值得深思。”
這也不用他們說的。
晉和帝難道會不知道?
他只是想知道趙禹的態度。
這種燙手山芋沒有人願意接的。
那邊姜護皺了眉頭:“只是肅王尚未娶妻,如果突厥公主抵達京師,議和使團在朝堂上提及和親之事,肅王要娶,府中又無正妃,貿然說叫這個異國公主為肅王側妃,臣想來,也不合適。”
當然不合適。
這叫沒誠意。
雖然他們君臣心裡很清楚,突厥本來也沒什麼誠意,都是權宜之計罷了。
但最起碼人家表面功夫做得好。
都把嫡出的公主送來和親了,還要怎麼樣的誠意呢?
當眾說叫突厥公主為妾,於議和無益。
甚至於突厥可以藉機發難,說是大鄴無意議和,到時候再挑起爭端,發兵攻打,對大鄴來說反而不是好事。
無論是軍中還是百姓,都會覺得是朝廷放棄了議和的機會,才導致戰火紛紜,太平日子到了盡頭。
人心不穩,軍心動盪,這是攻心。
“這事兒也不難。”
趙禹還是那副寡淡神色,拱手一禮,嘴上叫著父皇,繼續說了下去:“只要說兒臣早已經定了親事,正妃人選已定,如今突厥公主為和親而來,無論怎麼樣,都只能做妾。
她無論是入肅王府還是蜀王府,都是妾室,就算是在父皇的後宮裡,母后去後,父皇曾說過不立中宮,天子一言九鼎,絕無更改,貴妃又從無錯處,且身懷龍裔,突厥公主一樣只能居於人下。
若是想做正妻,便只能嫁宗室子。
父皇大可以讓突厥使者自己選。
不過二郎她選不了,娶不了她,她不用想。”
“大兄……”
趙行心下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