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莞想來是未必的。

年歲太小的時候是不懂這些的,只是本能地不想放他走。

她後來私下裡還問過趙曦月,哄孩子似的套話。

趙曦月就是覺得怕顧行之外面遇上了別的玩伴,不跟她天下第一好了。

然後她去問了鄭皇后,說什麼樣的人才能一輩子都留在她身邊,只跟她一個人好,再不許跟別人好。

鄭皇后不知道她問的是顧行之,跟她說是夫妻。

趙曦月那會兒連什麼是夫妻都還鬧不明白呢,就拉著顧行之到福寧殿去求賜婚了。

至於顧行之——

她身邊這些郎君,家裡的,外面的,都差不多是一個樣。

感情上的事情,鋸了嘴的葫蘆似的。

從趙行倒她二兄,再到顧行之。

也就趙然是個例外。

現在長大了,再回想以前的許多事,顧行之和趙曦月他們兩個人,到底是誰先動了心,那可真說不準。

姜莞低低的嘆了一聲:“時間過得多快啊,一眨眼,我們都長大了。”

趙行說是啊:“不過好在歲月匆匆,卻格外憐惜我們這些人。

我與你雖說中途生出些變故,但最後還是修成正果。

至於顧行之與阿月,你二兄和周宛寧,他們這些人,現如今都有一個好結果。

這是最好的,對吧?”

姜莞笑著說對:“結果是好的。我也只是隨口感慨。”

她又轉過頭來去看趙行:“你說父皇知道二表兄出城的事情嗎?”

趙行在她鼻尖輕點了下:“你覺得呢?”

·

“顧二郎君,前頭驛館要是不停的話,再往前走,要到明天才能到下一個驛館,今夜要在官道旁尋個清淨地方,安營紮寨了,就怕公主受不住。”

隨行的禮官對著顧行之客客氣氣的,他騎馬上前,與顧行之並肩而行著,又往身後趙曦月的馬車方向看了一眼:“上回公主去陳郡,是吃了中飯才出城,到這個驛館的時候正好臨近黃昏,剛好下榻,這回出城太早了,這時間上有些尷尬,您看您要不去問一問公主?”

這是未來的駙馬。

大公主十歲那年官家就賜了婚的。

他在外遊學這麼多年,沒有入朝,沒有身領官職,但朝廷上下,誰見了顧行之不是客客氣氣的呢?

為他的出身,為他準駙馬的身份,也為他遊學數載,識人無數。

顧行之不是傳統意義上那種劍眉星目的好看,郎君或英挺或朗瀾,他長得是真的太過精緻,像極了眉眼間帶著三分英氣的女郎。

反正整個盛京都知道大公主和他是青梅竹馬,幼時把他錯認成漂亮姐姐的事情。

禮官有很長時間沒見過顧行之。

他一走就是大半年,京城這些人誰也見不著他的面兒。

今天顧行之也是突然出現在隨行的隊伍中的,不過有官家的手諭,他這個禮官也不能說什麼。

這會兒多看了顧行之兩眼,不免心中感慨。

這人要說生得漂亮,有時候是真的有好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