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黃昏時,顧行之就回城了。

聽說他回家,姜元曜兄弟幾個也去了一趟顧家,就是跟他打個照面,算見過,也不耽誤人家母子說話,匆匆便又走了。

反正他都回來了,各家走動拜訪長輩少不了,一塊兒吃飯說話的時間多著呢,不拘在這一時。

結果到了第二天,趙曦月的公主儀仗一大早就擺開陣仗她,往福寧殿去辭別過晉和帝,由著趙禹和趙行兩兄弟送著她出了城往陳郡去了。

國公府裡姜護和顧氏等了好半天,也沒見顧行之登門來拜訪,不免心生狐疑,打發姜元曜去顧家看看怎麼回事。

然後眾人就都知道了。

剛從外面遊學歸來的顧行之,追著趙曦月出城,陪著她一塊兒去陳郡了。

顧行之和趙曦月有婚約,從小就定下的。

那時候趙曦月六歲,第一次跟著趙行出宮,在郡王府上遇見的顧行之。

顧行之從小就生的好看,是男生女相的那種好看,柔美,但不會過分陰柔。

趙曦月那時候年紀小,傻乎乎的,以為是個漂亮姐姐,抓著顧行之不撒手,一口一個姐姐的叫。

顧行之比她年長三歲多,那時候都快十歲的人了,黑著臉拍開她,也不管她是不是晉和帝最疼愛的大公主。

趙行護著妹妹,可是聽清楚趙曦月嘴裡叫的是什麼,一時也哭笑不得的。

多少人跟趙曦月解釋,就連回宮之後,晉和帝聽聞此事,也抱著趙曦月放聲大笑,同她說那是樞密使府的二郎,不是姐姐,是個小郎君,生的很漂亮的小郎君。

這件事情在趙曦月幼小的心靈上似乎蒙上了一層陰影。

一直到她八歲之前,再遇上那種生的很好看的小娘子,她都怕人家是個男孩子。

再往後,她十歲,顧行之都快是十四歲了,兩個人在過去四年時間裡走動其實不少。

因為趙曦月心裡有問題。

她見別人漂亮,又怕人家是男孩子,又要拿人家跟顧行之作比較,兩相對比下來,得出的結論是沒人比顧行之更好看。

到底是年輕,不懂事,不知道對於小郎君來說,漂亮這個詞,並不中聽。

顧行之慢慢長大,對天家威嚴有了某種認知,再不會像小時候那樣拍開王曦月。

她每次叫漂亮哥哥,他心裡不高興,嘴上說的都是公主慎言。

他越是這樣,趙曦月越是纏著他不放。

也算是一對兒歡喜冤家吧。

顧行之十四歲要離開京城,本來他也有機會去白鹿書院讀書的,是他自己不願意。

他非要學古來聖賢,遊歷四方,說是遊學見聞更多,比坐在學堂之中聽夫子講書來得更直觀。

顧懷章不是非要拘著孩子們從名師,就由著他去了。

他離開京城的第一年,趙曦月還懵懵懂懂。

結果等到他第二年又要走的時候,趙曦月說什麼不放人。

拉著他一起進了宮,就站在福寧殿,說要麼晉和帝給她賜婚,這個漂亮哥哥得是她的人,不然就不放漂亮哥哥離開京城。

趙行陪著姜莞坐著說話,說起顧行之和趙曦月小時候的那些事,夫婦兩個又都笑起來。

“阿月那時候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我到現在都還記得,二表兄後來半個多月的時間裡,都是懵的,也不肯見她,把自己關在家裡,連我們都很少見,怕我們笑話他似的。”

姜莞靠在趙行懷裡:“他本來過了年就要走,結果一直拖到了五月裡才離京,到了八月裡又匆匆回來,這麼多年了,他在外遊學,仔細想來,也只有那年,在外頭待了不過三個月,竟有大半年的時間都留在京城。

所以要我說,阿月也是很有本事的。”

那時候趙曦月喜歡顧行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