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傑想了半天,才憋出了一句,“原則上可以……”

許願急了,“什麼叫原則上可以?”

寧傑解釋道,“就是戛納的規則寫了,主競賽單元的參賽電影,原則上一部電影只能獲得一個獎項,但是金棕櫚不在此列。而且在電影節主席特許的情況下,同一部影片可以在得到最佳劇本獎或評審團大獎的同時,兼獲一個最佳演員獎。”

戛納確實有這個規矩,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報名參加戛納的製片人還需要向主委會承諾不參加其他國際電影節競賽的情況下,才有機會獲得金棕櫚和評審團大獎。

戛納的獎項設定一向不多,一般就是金棕櫚、評審團大獎、評委會特別獎、最佳導演、最佳劇本、影帝、影后這7個獎項。去年增加了最佳處女作金攝影機獎和最佳短片金棕櫚獎,獎項數量達到9個,可對於20多部參賽電影來說還是不太夠分。

今年戛納的獎項增加到了12個,除了固定的7項大獎以外,還增加了最佳原創配樂、vulcan技術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獎和天主教人道精神獎特別提及5個獎項。同時增加了一個短片單元,實際上就是可分的豬肉多了6塊。

許願來勁兒了,“也就是說我可以同時拿到最佳導演和金棕櫚?”

這候 17B* 章汜。“不太容易,這兩個獎分量太重,戛納很少這麼幹。”

“可03年的時候《大象》不就同時拿了金棕櫚和最佳導演嗎?”

寧傑無語了,合著許願在這等他呢,“你調查得還真清楚……”

“別岔開話題,你就說有沒有希望吧。”

“可04年的時候戛納就宣佈以後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許願有些洩氣,“那這麼說一點兒機會都沒有了?”

陳婕這時在旁邊插了一句,“也不能說完全沒有機會,今年的評審團主席是個什麼都敢幹的主,也喜歡挑戰權威。”

許願的精神又來了,“也就是說還有希望?”

陳婕點了點頭,“可以試試,不過……得加錢。”

許願懂了,他原本為《寄生蟲》準備了1000萬歐元的公關費用,公關一個最佳導演應該是綽綽有餘。可現在陳婕的話讓許願的心思又活泛了起來,思考片刻,許願一拍寧傑的大腿,“公關費用追加到1500萬歐元,試試金棕櫚。”

寧傑不樂意了,許願這一激動就拍別人大腿的臭毛病是跟誰學的,“你下次激動拍你自己的大腿行嗎?”

陳婕還是一本正經,“我們公關的重點是?”

“還是最佳導演,一定要保證萬無一失,順便公關一下金棕櫚。”

寧傑有點兒心疼,“你這順便一下就花出去500萬歐元?”

許願瞪眼,“小爺有錢。”

寧傑閉嘴了,人家身家150多億,自己操這個閒心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