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了半天,下場錄製的時間到了。

馬冬看了許願一眼,“有沒有能播的?”

許願兩手一攤,“要不罵罵小鮮肉和小花?”

馬冬想了想,好像也只能如此了,現在就這幫人的片酬最高,可這高片酬有多少能到他們自己手裡就不好說了。

辯手當然不知道這些內情,知道內情的又不能說,辯論在許願看來就很無聊了。正方當然是抓著業務能力不匹配高片酬來說事兒。反方的觀點就是有人喜歡就有道理,還是存在即合理那一套。

上一場是正方吃虧,這一場正方就佔了便宜,其實這種辯論綜藝節目都是有臺本的,想捧誰全憑策劃人一句話……

最後總結的時候許願順勢宣傳了一波《捉妖記》,這才是他來錄節目的本來目的,聊這些亂七八糟的完全是他的八卦之心作祟,看著馬冬幾人震驚的表情還挺有趣的。

錄完《奇葩說》,許願又沒什麼事兒幹了,回去繼續盯著《寄生蟲》的後期,正好也替文牧葉兩天。這小子這幾天一直待在剪輯室,吃住都在裡面,也不回家,搞得杜媛挺膈應的……

“杜老師,怎麼樣了?”

“還行,剪出了大概五分之一吧,你看看?”

看見許願,杜媛明顯鬆了口氣,文牧葉這小子太較真,要求杜媛完全按著許願的分鏡頭指令碼剪,那還要個屁的剪輯師,找個後期就能做了,剪輯師就是要二次創作。

“行。”許願看了一下雙眼通紅的文牧葉,“小文兒,別熬著了,回去休息兩天,等我跑宣傳的時候你再過來盯著。”

……

就在《捉妖記》上映的前一天,《道士下山》的票房單日正式跌破百萬,也就是說陳凱哥導演的新作在沒有什麼對手的情況下三週不到就面臨下檔,不過整體票房還不錯,達到了4億,算是再次重新整理了陳大導演的紀錄……

許願和王子雯都非常地不滿意,《道士下山》的製作成本加上宣發都快到2億了,票房加上貼片廣告根本沒回本。雖然賠不了多少錢,但重要的是《道士下山》的口碑很一般,影響了許願影業的股價,也影響了新麗的上市腳步。

《小時代4》的票房依舊很穩定,粉絲電影的票房大多集中在首週末,《小時代4》也不例外,首週末4天拿到3.64億票房。次周第一天直接跳水300%,只有3000多萬,等到次週末時,就只剩下500多萬了。按照這個趨勢下去,還是一部4億多不到5億的作品。

《捉妖記》就是在這種毫無對手的情況下上映了,首日票房直接拿下2億,雖然比不上《速7》首日3.5億的壯舉,但要知道《速7》是週日上映,而《捉妖記》是週四上映,得考慮一下週末的票房加成。

《捉妖記》的首日票房不錯,鍾麗方立刻趕著許願去跑路演,行程還是一樣,搞得許願都有些索然無味……

許願索然無味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對手,他最怕對手弱了。《捉妖記》首日2億當然是票房冠軍,排名第二的是一部動畫片《大聖歸來》,票房還不到5000萬。這候 章汜

院線也不裝了,直接把《捉妖記》的排片推上了70%,《大聖歸來》則是還有20%左右,這部動畫片拍得相當不錯,口碑上來了,院線自然要照顧一下。

剩下10%的排片《小時代4》和《梔子花開》兩部圈錢的佔了8.5%,剩下的1.5%由其他10來部電影去分。這些排片低到1%以下的電影拿到的場次還都是上午場和午夜場,院線玩的就是真實……

至於口碑,《捉妖記》的口碑還行,特效做得很好,和真人部分融合得也不錯,這在國產電影裡真的是很難得了。這都是許誠一的功勞,他天天蹲在人家特效公司裡不出來,名頭又大,沒人敢糊弄……

差評大多集中在妖怪為什麼要這麼萌和故事弱智上。這也是許誠一故意為之,商業片就得這麼拍,縱觀所有特效向的商業電影,劇情就沒有一個不弱智的。

說白了給差評的那些人壓根就不是這種閤家歡商業片的受眾,多他們不多,少他們不少,不影響大局。

等到許願開始跑路演的時候,《小時代4》和《梔子花開》的排片也被砍得差不多了。《捉妖記》次日拿到2.5億,依然是票房冠軍。

《大聖歸來》票房不降反升,報收6200萬。第三名還是一部動畫片《小羊肖恩》,票房1000萬出頭……

首周3天,《捉妖記》拿到7.3億票房,完全是碾壓之勢。江之強非常興奮,這次他賭對了。

次周《捉妖記》繼續高歌猛進,單日報收1億以上,7天狂攬8億票房,總票房來到了15.3億。

特意躲開《捉妖記》一週才上映的《命中註定》完全沒有反抗之力,廖帆和湯維加起來也打不過許願,首周票房還不到5000萬……

格瓦拉和貓眼迅速作出反應,對《捉妖記》的預測從20億改成了25億。到這個時候業內人士基本已經看明白了,《捉妖記》的票房勢必要突破25億。就算到不了,也得刷到25億,這關係到一些人的臉面問題。

《捉妖記》次周結束,其他公司終於鬆了口氣,準備好的電影紛紛開始上映,首當其衝的就是吳白鴿的《太平輪·彼岸》。

吳白鴿的大船不出預料的又開翻了,這部總投資超過3億的大片,在去年賀歲檔被反覆摩擦,票房還不到2億。續集今年暑期檔上了之後,一點兒水花都沒翻出來,票房表現還不如華宜的《命中註定》呢。

吳白鴿原本的想法挺好,他想用個體人生的變化,結合1949年太平輪沉沒,以個體人物的命運轉折來折射時代,打造一部悲劇史詩。他想要效仿斯皮爾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同樣是藉助幾個個體士兵,去折射美國重視生命的理念。

吳白鴿也是在好萊塢混過的導演,對那邊的重工業體系非常瞭解,《太平輪》無論是製作技術還是拍攝方式基本上都達到了好萊塢商業片的水準。制大 制梟

拍好了就是西方技巧和東方精神碰撞之下產生的傑作,可吳白鴿把東方精神這部分給玩呲了……

喜歡影帝從天降系統開始請大家收藏:(影帝從天降系統開始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