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願先是看了一遍回放,這次曾建沒怎麼晃,不過燈光師又開始作妖。

許願走進急診的時候,燈光突然暗了下來,鏡頭的焦點也開始模糊,然後他在割自己脖子的時候,燈光又亮了,再加上許願詭異地一笑,跟特麼拍鬼片似的……

“問你話呢,啞巴了?”婁葉見許願在那看回放不搭理他,氣就不打一處來,到底誰是導演?

“哦,解脫啊。”許願這才想起婁葉的問題,隨口回答,又衝婁葉比劃了一個夾煙的手勢。

“哦?說說你的看法。”婁葉掏出煙放在許願手裡,笑眯眯地湊過去給他點著,婁葉覺得小馬自殺是因為絕望,他的最後一絲希望破滅了。自殺的時候小馬應該是決絕的,這一點許願演出來了,他割脖子的時候一點兒都不拖泥帶水,可笑這一下婁葉覺得有些多餘。

“小馬為什麼選擇自殺?”許願沒等婁葉回答,直接自問自答,“因為絕望,他聽到了父親和醫生的對話,知道自己的眼睛永遠都看不見了。”

“對,就是絕望,那你笑個什麼勁兒?”

“別打岔啊。”許願白了婁葉一眼,“裡寫的是小馬9歲那年就自殺未遂,那時候他是絕望的。可你劇本里改成了小馬20多歲才自殺,那就不可能是隻有絕望了吧?他和父親求醫問藥了十多年,黑暗也折磨了他十多年,這十多年支撐他的希望忽然崩塌,他也不用再受折磨,可以解脫了,笑一下又怎麼了?”

婁葉陷入沉思,當初把小馬自殺的年齡調到成年以後主要是覺得小孩沒法演出這種絕望,可情緒帶入的還是9歲小孩的情緒,完全沒有考慮到小馬被黑暗折磨十多年的心境,這是他和編劇的問題。

“行啊師弟,有兩下子,小馬後來為什麼又不想自殺了?”

“我哪知道?你劇本里又沒寫,我還想問你呢。編劇不是你老婆嗎?小馬為什麼就自殺了一次?”

許願反客為主,他確實沒想明白。原著裡給的答案很模糊,“眼睛看不見了嘛,看不見就著急了嘛,急到後來就不想活了嘛,現在不著急了。”

在許願看來最大的可能就是小馬的父親後來看得比較緊,時間長了感動了小馬,小馬也就接受了現實,不再提自殺的事兒了。可電影劇本里改成了成年之後再自殺,這就不太好解釋了。

“呃,師弟你幫著分析一下。”婁葉又給許願點了根菸,他也不知道原因,當時就沒想那麼多。

“不好分析啊……”許願皺眉,他不懂自殺者的心理,也不想懂,可是作為一個演員,他還要硬著頭皮分析,“可能是他自殺的時候突然頓悟了,覺得還是活著好。也可能是他覺得父親不容易?我真的想不出來,沒法共情。”

婁葉也有些無奈,他總不能找一個自殺未遂的人去揭人家的傷疤吧?“那就……”

“那就上網查查吧。”許願一拍腦門兒,現在網路這麼發達,肯定有自殺未遂的人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

開啟百度,許願發現還真不少,可大部分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什麼想要跳湖發現湖水很髒,自己有潔癖所以放棄,這就是矯情,真正想自殺的人就會像小馬一樣,決絕,下手毫不猶豫。

還有看見高樓就幻想自己會跳下去,看見火車就幻想被壓死的,這些也是矯情。這種心理其實是人對於危險的預判,是大腦在警告身體要小心謹慎才不會發生幻想中的慘象。

找了半天,排除了很多錯誤答案,許願發現真正自殺未遂的人大部分都是經過家人勸說,覺得世界上還有自己留戀的東西,所以才決定好好生活。

許願和婁葉面面相覷,許願問道,“小馬還有什麼值得留戀的東西?”

“好像,沒有吧。”婁葉也拿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