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道上,無數甲士將李明月圍在中央,前方的手持戰刀,後方的端著勁弩,全部加起來得有百來人。

李明月臉色陰沉,他料想到朝廷會出手,但沒想到會在這種時候。不過仔細一想倒也正常,如今蘭州局勢緊張,朝廷完全可以趁著這種機會殺了李明月,然後推給五國那邊,就如當初太清門掌教所說的那樣。

就李明月如今的實力,對付幾個江湖草莽完全沒有問題,可要應對近百位訓練有素、久經沙場的精銳,很難。甚至可以說是毫無勝算。

他不由得低頭看了那龍形玉佩一眼。難道說今日就得用掉這唯一的保命手段?

只是這個想法剛出現,他很快便否決掉。

師姐說過,修行路上,若是過分依靠外力,久而久之,就會影響道心,很難再有進步。這一點,李明月從未有過任何懷疑。如果今日因為這一百來個甲士,就讓鈴鐺裡的女人幫忙,那以後只要遇上困難,他恐怕都不敢自己面對。

再者,這些甲士在數量上雖然佔據優勢,面對面戰鬥確實毫無勝算,但自己可以跑,沒必要跟這些人拼個死活。

朝廷這次出手,明顯不是明面上的,否則也不會只有這麼點人,也就是說,只要跑到清源山或是有人煙聚集之地,這些甲士或許就會放棄。

打定主意,李明月開始思索應對策略,首先肯定是要先擺脫這些人的包圍,這一步最大的問題、也是最大的威脅,是那些端著勁弩的甲士。

然後就是擺脫之後的逃跑路線。在李明月的心裡,有兩條最理想的路線,一條是繼續往前,返回清源山。這是最安全的一條路,因為只要回到清源山,不僅人多,清源山上還有一個師姐;第二條是原路返回,進入桑積城。這條路比較近,但安不安全,李明月不敢保證。

兩條路對比下來,第一條比較穩妥,但困難度也比較大,畢竟路途比較遠,沿途任何變故都可能發生,比如受傷。

一旦受傷,不僅會影響戰鬥力,還會影響速度,這樣一來,能否返回清源山就成了問題。

短暫的思索之後,李明月還是決定選擇第一條路,因為如果選擇第二條路,就算返回桑積城,這些人甲士在桑積城或許不敢動手,但自己不可能一直待在桑積城,也就是說,只要自己返回清源山,這些甲士一樣可以在半路等著自己,最終一樣要回到第一條路上來。

就在李明月下定決心的同時,對方也已經出手,先是無數箭矢直接潑灑而下,然後那些提著戰刀的甲士就直接擁了上來。

李明月只能摒除雜念,同時心念一動,手中多出了一把劍,正是儒劍浩然。這個時候,隱藏已經沒必要,在藏藏掖掖,小命怕是都得留在這裡。

拿出浩然劍之後,李明月驅動匕首遊走在身體周圍,以此來抵擋一些箭矢,減少壓力,同時手中浩然劍揮動,身隨劍走,將多數箭矢躲開,剩下的則是用劍撥開,同時眼觀六路,尋找可以突圍的方向。

剛把所有箭矢躲掉,手持戰刀的甲士已經衝了上來,兩人一組,輪番對著李明月衝殺。

很明顯,這些甲士已經看出李明月不好對付,打算用車輪戰的方式將李明月累死在此,這也是山下軍武對付山上修士最常用的手段,因為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

李明月一邊躲閃抵擋這些甲士,還要防著隨時可能出現的冷箭,又得分心去找對方的薄弱點突圍,一時間應對起來有些狼狽,只是瞬間,左臂上就捱了一刀,鮮血淋漓!

不得不說,這支甲士戰力確實不俗,對戰局時機的把握都拿捏得恰到好處,而且並非一味送死,一擊不中,立刻撤出,明顯是要讓這場戰鬥變成一場持久戰。

“你專心應對,我幫你找退路。”這時候,鈴鐺裡的女人在李明月腦海中說道。

李明月在心裡點了點頭,不再分心,專心應對那些甲士和時不時射出的冷箭。

李明月先是一個側身,躲開一支箭矢,然後手中長劍橫掃,將兩名甲士逼退,接著驅動匕首將其中一人斬殺。

這樣的戰鬥持續了一會,李明月身上本就破敗不堪的道袍更加破敗,不少地方甚至都被鮮血染紅,但好在都只是一些皮外傷。

可若是繼續持續下去,對李明月來說並不是好事,多短瞬間,他就開始覺得損耗巨大,再堅持一會,恐怕連逃跑的力氣都沒了。

“左邊,突破後直接進入樹林。”鈴鐺裡的女人突然提醒道。

李明月不做任何猶豫,驅動匕首直接向著左邊殺去,同時整個身體也緊跟匕首之後。

匕首當場將一名甲士釘殺,然後李明月手中長劍將兩名甲士撞飛出去,他身體微弓,猛然彈起,躲開激射而來的兩支箭矢,再凌空一個翻身,鑽入山道旁的樹林之中。

李明月進入樹林的瞬間,無數箭矢頓時向著樹林中潑灑而去,然後不等發號施令,距離最近的甲士也跟著追入樹林之中,但李明月已經沒了蹤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