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第十七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1/2頁)
章節報錯
桑積城作為唐國南方第一重鎮,或許談不上繁華,但絕對熱鬧,可如今整個城裡卻籠罩著一種沉重的氣息,壓抑得讓人有些喘不過氣來。
李明月進城之後,百姓少見,多是軍武之人,也有一些江湖俠客,應該是想趁著這個機會,投身沙場,建功立業。
大街小巷,到處都張貼著徵兵的公告,李明月隨意看了一眼,便繼續尋找販賣書籍的地方,應該是局勢緊張,很找了好幾條街,也沒找到,反而被幾名江湖人盯上,一路尾隨。
李明月其實並沒有發現,還是鈴鐺裡女人的提醒,李明月便索性裝作不知道,繼續在城中尋找,順便看看這些人想幹什麼。
這樣走了差不多半座城,也沒找到可以購買書籍的地方,倒是讓李明月找到了一傢俬塾,而且並沒有關門歇業。
站在街上,能夠聽到私塾中傳來學童朗朗書聲,李明月便索性走入私塾。
進入私塾後,並沒有什麼人,院子中堆滿了落葉,看起來好幾天都沒人打掃過了。在右前方遊廊盡頭,是一個能夠容納五十人的臺榭,四面有竹蓆垂掛,多數半卷,所以並不能遮擋視線。
李明月並沒有直接走過去,而是在遊廊中坐下,遠遠看著。
一箇中年儒士手拿戒尺,正在學童座位間走動,隨著學童書聲搖頭晃腦。
他似乎也看到了遊廊中的李明月,停下腳步,打量了一會之後,便繼續走動,這麼繞了一圈,回到講臺上,正好學童也已經讀完一篇經典,他便朗聲道:“好了,今天就到這裡,回去記得將今日所學溫習一變,明日我會抽查。”
一聽這話,眾學童便鬨鬧著散去,只有一個小男孩沒有走,等其他人都走了以後,他才起身對著那位先生行了一禮,稚聲稚氣的問道:“先生,我明日怕是不能來了,家父說最近南邊不太平,打算去北邊躲避一段時間。”
中年儒士點了點頭,嘆息道:“如此也好,安頓下來之後,切莫貪玩,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你天資聰穎,只要努力,將來考取功名不是難事。”
這孩子點頭道:“先生教誨,學生牢記於心,不敢忘卻。學生就是擔心先生,一旦五國那邊真打過來,先生如何自處,不如跟學生一起北上,這也是家父的意思。”
中年儒士一邊收拾東西,一邊笑著道:“多謝張員外好意,我就不去了,這邊還有那麼多學生,總要有人教學。”
小男孩低著頭,最後略顯遺憾的道:“那先生保重!”
中年儒士點了點頭,揮手道:“快些回去吧。”
小男孩便不再停留,就此離開了私塾,在路過李明月身邊的時候,有些好奇的看了李明月一眼。
這少年走後,中年儒士便走了過來,對著李明月行了一禮,開口問道:“閣下有事?”
李明月連忙回禮道:“沒有,就是路過聽到有書聲,進來看看,順便打聽下,看哪裡能買到儒家典籍。”
聽了這話,中年儒士再次打量李明月,同時道:“現在怕是沒有了,看你應該是方式,怎麼也對儒家典籍感興趣?”
李明月並沒有隱瞞,笑著道:“我是清源山上的修士,前不久聽一位老先生說讀書可以養氣,而我恰好在修行上遇上了一些問題,總覺得氣不順,所以想試試此法。”
中年儒士點了點頭,從懷中抽出一個發光的書籍,遞給李明月道:“我這裡倒是還有一些,你若是需要,可以先拿去看看。”
李明月接過書籍,連忙道謝:“謝過先生!在下看完定當歸還,或者先生看看這書值多少錢……”
中年儒士打斷道:“書中所載,若是有用,便是無價,若是無用,就只是廢紙,是無法交易的。”
李明月連忙道:“是在下唐突了。”
中年儒士笑著道:“至於歸還就算了,這書我留著也是無用,且如今局勢,明天會是什麼樣誰也不知道,等你看完了再說吧。”
李明月思索了一下,接著道:“我先前聽先生說,會留在此間?”
中年儒士點了點頭。
李明月便道:“那不知在下明日可否過來旁聽?”
他有些尷尬的補充道:“實不相瞞,在下識字不多,所以想在先生閒暇之時請教。當然,我可以付學費。”
中年儒士猶豫了一下,點頭道:“聖人言,有教無類,自是可以,正好剛走了一位學生,多了一個位置。”
他接著又道:“不過你明日來的時候,最好換一身衣服,現在這樣,其他學生怕是就無法聽講了。”
李明月低頭看了自己的裝扮一眼,答應下來。
李明月辭別這位私塾先生之後,便直接離開了桑積城,返回清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