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補缺(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璿看向鄧艾,認真說道:“陛下此前下詔於各州之中,展開軍屯,涼、秦、朔、湘、荊五州軍士皆在詔令下開墾田畝。然荊州之地將士不過三萬,臨近逆魏中原,於此地軍屯,恐有弱兵之舉。”
“今湘州軍屯足以養荊州之兵,孤以為可使荊州軍士專心操練,不事軍屯。於戰發時,方可奔走有序。何如?”
劉璿看出了劉禪讓荊州軍屯的弊端,荊州靠近曹魏的腹地中原,將士本身數量不多,如果讓荊州就地軍屯,雖能供給糧草,但面對突如其來的戰事時,將會猝不及防。而且耕種佔用了過多服兵役的時間,也會讓將士缺少操練,難以專心禦敵。
如今湘州的軍屯足夠養活荊州士卒,不如讓荊州士卒專心操練,戰發即隨時奔走,抵禦曹魏的進攻。
聞言,鄧艾頗是認同的微微頷首,說道:“殿下所言有理,臣也以為可從殿下之言。”
“仲明,替孤記下。待晚間,孤上疏於陛下,明言令荊州軍屯之弊。”劉璿吩咐道。
“諾!”蔣顯應道。
蔣顯,字仲明,乃司徒蔣琬次子。當劉璿受封太子時,蔣顯被封為太子僕,掌管東宮輿馬,為太子輔臣。
“太子英明,當能合陛下之意。”鄧艾讚道。
劉璿微微一笑,說道:“英明之語,不敢受之。還需上疏之後,觀陛下之意,才能知陛下思量如何。”
鄧艾搖了搖頭,糾正說道:“殿下過謙也!國之所急,惟農與戰,國富則兵強,兵強則戰勝。然農事者,勝地之本。孔子曰:‘足食足兵’,食在兵前,今食已足,當憂兵事也。陛下令車騎將軍督荊湘軍事,本意欲使荊湘一體,兵糧互通,然我等險誤兵家大事也。故殿下之策,當合陛下之意。”
經過此事後,鄧艾對太子有了新的認識。不愧是陛下之子,有陛下幾分風範。太子才能亦是不錯,其雖不經兵事,但卻對兵事的根本看得透徹。
夜間,視察一天的劉璿在營帳內,雖感疲倦,但仍挑燈夜戰,俯首寫疏將自己在途中的所見所聞皆寫入其中。
他先是向劉禪以及王夫人問好,然後讚揚了諸葛喬治理湘州的出彩,吳國弊政在湘州盡除,百姓歸心大漢,接著表示鄧艾在揚水的軍屯成效頗大,也給出了自己的小建議。
寫完之後,劉璿讓人封好晝夜送出,這才安心的上榻休息。
而在不遠處的營帳內,鄧艾把兒子鄧忠喚到營帳內,為他倒了杯茶,說道:“軍中不可飲酒,與為父且飲杯茶,以茶代酒。”
】
“諾!”
鄧艾看著漸漸長大的兒子,叮囑說道:“若無意外,太子儲君之位並無問題。今你入太子宮內,掌東宮侍衛,還需嚴明奉公為上,不可行齷齪之事,敗壞我鄧氏門楣。”
說著,鄧艾怕兒子不理解自己的深意,補充說道:“為父今觀太子,其品德、才能過人,陛下能使其東巡湘州,必有看重之意,你且不可自毀前程。”
愣了愣,鄧忠明白了父親的意思,沉聲應道:“忠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