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求援(第2/2頁)
章節報錯
全琮一臉認真地說道:“故臣以為若魏人勢大,我國難以遏制,屆時可請至尊向漢求援,以退魏兵。”
正如全琮所說的一樣,大漢的目標在於滅魏。曹魏佔據了中原大地,乃是天下富庶之地。如果讓曹魏修養生機,元氣復甦成功,屆時憑藉著手上大量的人口,足夠在軍隊數量上壓制住大漢。
如今大漢佔據上風的情況下,首要目標在曹魏上。至於吳國,等魏國滅亡之後,基本會獻書歸降,不足為慮。因此大漢如果想行鳩佔鵲巢之事,即便強吞了吳國,也要因整頓吳國的內政,在整頓內政幾年,延遲向曹魏出兵的時間。
而且江左在地勢上,受限於合肥、壽春等地。對於大漢來說,除了能滋補人口外,沒有多大的用處。
基於以上種種情況,吳國不太需要擔心大漢趁機滅國,而是要擔心首要的敵人曹魏。畢竟大漢要滅吳國,實在是簡單,花費幾年就行,只不過他們沒心思這麼弄而已。
全琮這一番大實話,差點把孫權聽懵了。仗還沒打,這群人怎麼想著大漢一統天下之後,投靠大漢呢!
果然這些江東士族不靠譜,以後若不壓制一二,把吳國怎麼賣了都不知道。如果真要賣的話,這吳國可是我孫氏一刀一槍打下來的,也只能人我子孫來。
不過,孫權緩了緩,想著全琮說的那些話,自感其不無道理。按照大漢這種局勢下去,若無意外發生,統一天下的基本是指日可待。至於曹魏那邊,別開玩笑了。如果真靠譜,不至於漢吳交戰時,連空虛的荊州都打不下來,讓蜀漢一家獨大。
嘆了口氣,孫權揉了揉頭,說道:“除了向漢人求援外,我軍應當如何御之?畢竟漢人還是不可靠,若無利益,豈能簡單出兵。”
說著,孫權看向朱然,問道:“義封,可有他策能助我國逼退夏侯玄?”
朱然沉吟許久,拱手說道:“啟稟至尊,臣以為或可決通巢湖,搗毀東興堤,引巢湖之水,淹沒江北之地,使其成為澤國。如此既可以使魏軍陷入泥潭當中,使其難以通行,又可使水位降低,令舟舸難以入江。”
或許是被陸遜水淹阻敵,亦或是王平水淹江陵,再或是被鄧艾追擊奔走於澤國當中,啟發了朱然搗毀東興堤,決通巢湖,水淹江北的靈感。
按照朱然所說搗毀東興堤,魏軍南下被泥澤所延緩,水位同時也會下降。等魏國過了泥澤,冬天也降臨了,屆時水位將會更低,魏軍船隻更難透過江淮水道進入長江。到時候夏侯玄將同曹丕時期一樣,只得無功而返。
頓了頓,朱然補充說道:“並可讓諸葛恪撤離皖城,渡過大江,以避敵軍鋒芒。”
“義封之策不錯,可讓朱異搗毀東興堤,並讓諸葛恪撤回江南柴桑,將江北讓於魏人,我吳國駕馭舟師隔絕大江,使其不可過江。”孫權微微頷首,吩咐道:“並遣使入漢,向漢帝劉禪求援。”
“諾!”
自漢吳定下君臣之分後,諸葛恪被孫權派往江北駐守皖城屯田,從名義上配合大漢北伐。諸葛恪到江北也不安分,數次向曹魏用兵,頗有成績。如今年諸葛恪向六安用兵,破魏將謝順,俘獲其麾下將士及百姓數千,讓孫權開心了幾天。
不過諸葛恪對魏人重拳出擊,對內也不含湖與太子孫和有姻親關係後,考慮到大漢有支援孫霸的苗頭,吩咐諸葛綽交好越公孫霸。諸葛恪為了上位,可謂是兩頭下注。
孫霸也是來者不拒,絲毫不在意諸葛恪與太子的姻親關係,如今在他眼裡只要能增強自身的話語權,有利於奪嫡一切好說。同時在大虎公主的蠱惑下,全琮也向孫霸示好,兩宮之爭的局勢愈發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