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求援(第1/2頁)
章節報錯
夏侯玄定下聲東擊西之策後,江淮等地的軍士開始有了動作,豫州南部的譙郡、汝南、陳三郡士卒向東朝著壽春方向集結,兗、徐二州將士也南下集結而動。
坐鎮壽春的徵東將軍王凌也十分配合夏侯玄,遂派遣士卒向巢湖而東,自己甚至帶兵準備進攻屯駐皖城的諸葛恪。
魏軍如此大規模的動作著實把孫權嚇得不輕,連忙將全琮、朱然喚入宮中,命駐守武昌的步騭、江北的朱異整軍備戰。
“今逆魏欲趁我國衰弱之際,起大兵南下犯我。以我國之力,今恐難敵之。”孫權面露憂色,說道。
經過了喪師辱國之痛的孫權,已無往昔的意氣風發之貌。特別是當他又經歷了喪子之痛,更是心如死灰,對吳國的將來更加沒有信心了。這幾年間孫權彷彿老了十多歲似的,精神萎靡,身體每況愈下。
除了偶爾間傳來的好訊息,能讓孫權微微振奮些許。剩下的便是靠著女人來調味,讓他感覺到自己的日子過得也不差。尤其是今年以來,孫權看重了一名絕色美女,其有傾國傾城之貌,嫵媚動人。宮內侍女因其此女美貌,皆稱其為神女,可見其顏色如何。
孫權聞之,遂將此女喚入宮內。孫權一見,便被其絕色容顏所吸引,將其恩寵,後派遣花車納潘氏入後宮。當然也並非沒有後果,在沉迷女色之下,孫權年老的身體越來越差。
沉默半晌,全琮說道:“啟稟至尊,臣以為魏人此時南下或不足為慮。時曹丕數次南下攻我,其十萬大軍兵臨廣陵時,恰逢大寒,水道結冰,舟不得入江。今已七月,魏人若欲出兵,其離天寒之時,並無多久,以我水軍之力,當可阻魏人不得過江。”
孫權仍有不放心,說道:“此時乃曹爽統兵,其南下乃為立功而來。今我國敗於大漢之手,喪師丟土,將士並無戰心,豈能與當初退曹丕之時相同。”
當初孫吳能抗住曹丕的三次南征,與當時吳國的軍隊狀態關係莫大,且還有與大漢友好的外交關係。
那時候的吳國白衣渡江,火燒夷陵,奪取荊州之地,國家的運勢再往上走,且軍隊計程車氣也達到巔峰,又是隔江水戰,吳國將士當然不畏懼。
如今的吳國苟延殘喘於東南一隅,僅比孫權上臺後一統江東多了幾郡,國內男丁死傷慘重,如同長平之戰後的趙國。而且大漢駐兵在江夏、南郡一帶,隨時可以順江而下,滅亡吳國。
因此孫權既怕北方的曹魏南下,又擔心大漢趁機東出滅吳。
“至尊,不如向漢人求援。”全琮再次說道。
“向漢人求援?”孫權不由一愣,老子還擔心劉禪趁機滅我呢!如今讓我向他求援,豈不是引狼入室。
孫權忍住罵人的想法,澹澹說道:“子璜莫非是忘了,劉章前車之鑑乎?其請大耳賊入蜀,欲為抵禦張魯、曹操,卻被其鳩佔鵲巢,拱手將益州讓與大耳賊。今讓劉禪派兵援吳,我等豈不是當彷劉章……”
說到這裡孫權止住了話,當初劉章手下的張松、孟達、法正等人私通劉備,說服劉章引他入蜀。如今自己的手下,豈不是也會有私通大漢的情況出現。
那全琮?
思考間,孫權狐疑的打量全琮幾眼,但想到自己把女兒都嫁給他,這小子不至於會投漢吧!
被孫權審視的全琮,絲毫沒有察覺到孫權想法的變化,而是耐心解釋說道:“至尊,此一時彼一時也!昔日劉章之時,劉備乃欲圖強,為求立基,故而鳩佔鵲巢。而如今之時,漢之強敵不在吳,在於滅魏,一統天下也。”
“其若欲滅我國,當初劉禪揮手便可滅之,然為何不滅,其志在中原。中原若滅,我吳國自當獻降書歸附大漢。今若行鳩佔鵲巢,我朝必引逆魏南下,江淮之兵在北,江左之兵在南,漢又豈能輕易滅我。時間一久,中原人口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