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對待曹魏降卒相對會仁慈些,以前會讓他們在軍屯,然後才會讓他們編戶齊民,其間也會有服兵役。當然也會被貶為官奴,不過就是有年限而已,讓那些魏卒有盼頭。

「降卒之事且先按杜參軍所言行之!」劉禪抬手阻止了二人爭端,解釋說道:「往昔令魏卒軍屯,乃是因其非巴蜀人士,又因戰事急需糧草,不得已為之。然今時如何?我軍將定河北,這些被俘魏卒將士將需歸鄉,當不可與往往日相提比論!」

「陛下英明!」

「諾!」

劉禪掃視漢軍將校,心中嘆了口氣。今下大漢面臨的形勢已經變了,仗雖要打,但不再是主要。接下來治理天下才是大漢的主旋律,杜預意識到了這點,而有些將領還沒轉過彎來,希望隨著戰事結束,他們能夠意識到這點。

輕咳一聲,劉禪繼續說道:「今逆魏主力盡被我軍消滅,朕本當揮兵北上冀州滅魏。然司馬懿仍未被擒獲,朕恐其多生事端,不知除北進之後,仍可向何處用兵?」

曹魏佔據平、幽、冀、並、青、徐、兗、豫之地,河北有幽、平、冀、並四州,河南有青、徐、兗、豫四州。

河北方面,姜維已經平定了幷州的大部,現在也兵入河北,招降了常山、趙國、中山等郡國,被司馬師阻在柏人。

劉禪擊敗司馬懿,大軍屯於河內,即將兵向鄴城。

河南戰場,兗、青、徐、豫等州未平,夏侯霸控衛滎陽,與兗州刺史王昶對峙;句扶、鄧芝坐鎮潁川,牽制王凌、毌丘儉的江淮兵馬。

可以說大漢打完河北,還有河南需要平定,鯨吞曹魏可不是那麼容易吃下的。

鄧艾沉吟少許,說道:「啟稟陛下,臣竊以為當下首要之事當是北上,鄴城中樞歸降,憑藉偽帝曹芳詔書,天下大半可定。司馬懿雖在,但亦無用,屆時從者,以官爵封之,不從者,派軍平亂。」

「至於用兵方略,臣以為或可兵分二路,一路北上取鄴城,擒獲偽帝;另外一路東出取館陶、平原、渤海等郡,平定冀州東部諸郡。待冀州平息,兵分數路過河,南下河南,如此天下可定。」

頓了頓,鄧艾補充說道:「此乃大將軍在世之時,與臣探討取勝之後的進軍之方略,今下仍可用之。」

王平謀劃伐魏大計之時,可以說是把每種方案的可能性都考慮到,其間也包含著各種後續計劃,可以說是極其詳細。

「可,既按此前之策用兵。」劉禪吩咐說道:「廖化何在?」

「臣在!」

「今朕率大軍北上,分兵馬二萬與卿,平定冀州東部諸郡。」

「諾!」廖化感激地應道。

派廖化出討東部諸郡,實際上是劉禪看在他攻破左陣改變戰局的功績下,再送他的一份戰功。諸功並舉,戰後廖化當可受封縣侯。

……

次日,霍弋率北

上大軍抵達,同時還獻上了司馬懿的首級及被俘魏卒。

劉禪大喜過望,仔細詢問後得知。司馬懿在洞穴內身死後,其麾下部曲拿著其人頭,向霍弋以為邀功請賞。放下心來的劉禪也不含湖,對其部曲重賞。但因人太多,無法冊封千戶侯,劉禪也平均下來,皆封關內侯。

整頓了兩日,劉禪留下部分將士看守俘虜後,自己率七萬大軍北上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