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北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公元247年,建興二十五年,二月二十一日。
決定中原歸屬的河內之戰落下帷幕,原野上到處可見殘肢斷臂和屍體堆積在一起,汗水與鮮血早已浸透了土地。烏鴉在天空盤旋飛舞,發出淒厲的叫聲。
戰後的原野上,漢軍輔兵清理著戰場,收容那些死去將士們的遺體,將戰場上遺棄的兵刃、甲胃收集起來,回爐重造。亦或搜尋傷者,將他們送到大營內,讓醫師救治。
辛苦的打理間,看見遠處騎卒們帶著一名名被俘虜的魏卒,投去羨慕的眼神。他們這些輔兵,在軍中盡是做著苦力雜活,雖不用冒生死之難,上陣殺敵,但也意味著他們少有立功的機會。
不過他們也不是沒有機會發財,比如趁著沒人發現之機,從戰死的魏軍身上順下什麼隨身物品下來。至於戰功割耳之類,早被那些甲士割走,哪會輪到他們。
當然偶爾也會遇見幸運的事,比如撿到受傷昏厥的魏軍文武,也能算他們俘獲的人,但這樣的幸運兒始終是少數的。
隨著戰場大體清理完成,大量魏軍士卒被俘虜,各部軍務安排完畢。漢軍高階將校們聚攏到劉禪的中軍帳內,商討接下來的兵事任務。
不過在此之前,劉禪正在召見歸降的文欽父子。
中軍帳內燈火通明,劉禪端坐榻上,漢軍將校兩側分坐。
一向桀驁無禮的文欽少見得低下了他的頭,跪地說道:「罪將文欽不識天命,妄抗天兵,還請陛下恕罪。」
文鴦也是跪在他父親的身側,向大漢請降,早已無衝殺敵陣的驍勇之冒。
寂靜了半晌,就在文欽心驚膽戰時,劉禪終於開口說話,開玩笑道:「將軍驍勇,令子亦是萬人敵,可真是令我軍將士頭疼啊!」
聽聞此語,文欽心中更加惶恐,言語更加謙卑,說道:「陛下繆贊!罪將不過匹夫之勇,今後當為陛下驅使。」
劉禪微微一笑,沒有做出明確答覆,而是說道:「各為其主而已,將軍之意,真已知也!將軍大可安心,今且退下休息!」
「諾!」
文欽雖沒得到劉禪明確的態度,但也聽出了劉禪不會追究他過往之事。其心中長呼了口氣,便與兒子文鴦退了出去。
待文欽走後,黃崇進言,說道:「陛下,文欽粗暴桀驁,魏人難容,今日雖降,但恐日後生亂。」
劉禪不以為然,說道:「文欽粗暴,害我將士,其罪當誅。然其父子乃舉兵歸降,今天下未寧,輕易殺之,恐會使魏人膽怯,奮戰不降。大漢能容萬民,又豈不能容一文欽邪?」
在魏軍敗退了,王基、呂昭成功逃走,徐質受傷被俘,蔣濟死在流失之中。文欽本來也想逃跑,但沒想到被漢騎盯上,這才不得已率眾歸降大漢。
頓了頓,劉禪吩咐說道:「傳詔封文欽為平州刺史,封都鄉侯;其之文鴦為偏將軍,關內侯,以示我大漢恩德。」
「諾!」
平州是在遼東、三韓一帶,其仍在曹魏手上,劉禪冊封文欽為平州刺史,無疑是虛職,加上沒有冊封將軍號,文欽在大漢基本就是有名無權的人。其子文鴦,劉禪還是給點機會,希望他能為大漢繼續效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整合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援離線朗讀的
劉林皺著眉頭,說道:「陛下,我軍士卒與魏卒有兵戈之仇,今時鞭打魏卒雖有違仁德,但亦屬人之常情。我軍若阻之,恐失軍心,杜參軍之語,在下斷不可認同。」
杜預毫不畏懼劉林,反擊說道:「我軍將士之中有多少乃是過往魏卒?誰可知被俘魏卒有多少將入我軍當中。且不言是否編入我軍,若放其歸鄉,又會引起多少流言,還望將軍明之。」
說著,杜預從末尾站了起來,說道:「陛下,今天下安寧,指日可待,然河北遼闊,久在逆魏治下,民心在賊,不在漢。今我大漢欲齊治天下,收河北之心,便從今日此舉始也!」
劉林見著小輩杜預當面指著自己,不忿說道:「降卒之心不可測也!豈能輕易放其歸鄉,當同往日令其軍屯期滿方可放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