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陸遜之死(第1/3頁)
章節報錯
冷月懸於夜幕當下,拋灑著它的清輝。清冷的月光灑在長江上,流動的江水中有千點萬點晶瑩閃爍的光斑在跳動。
江面上數葉扁舟劃破江面,划動起了一圈圈波紋來,船槳擺動的聲音在夜幕中不斷響徹。
船艙內,陸遜在油燈的照明下,在長江水道輿圖上,標記可以駐守的軍事要地。
自漢吳開始談判之後,陸遜一方面觀察戰場上的局勢,看能否有逆風翻盤的機會,另一方面根據兩國最新劃分的邊界,來尋找可以抵禦蜀漢進攻的軍事要地。
縱觀局勢大半月,得勝之後的劉禪,絲毫沒有暴露破綻,反而聯合鄧芝、馬忠二部,形成更具有威脅的局勢。對此陸遜也只得放棄,將重心放到尋找軍事要塞上。
今夜,陸遜正在營帳內思考防守江夏的措施,孫權遣人言有急事,迅速要召見陸遜,讓陸遜與諸葛恪二人一起回巴丘大營,共商大事。
諸葛恪奉令,也不耽擱,迅速喊上陸遜一起出發。而陸遜簡單吩咐了幾下,就與諸葛恪一同上了孫權已經安排好的船。
“江夏?”
陸遜看著輿圖上的江夏,唸叨了幾下,臉色凝重。
江夏郡在赤壁之戰後,分屬魏、吳(劉)二國。孫吳佔據了江北的卻月城(舊夏口)以及江南的江夏郡諸縣,曹魏僅有手上的安陸等江北數縣。
在曹操委任文聘為江夏太守後,由於文聘驍勇善戰,將江北的江夏郡陸續收復。吳廢夏口舊城,督屯於江南,北築城於武漢黃鵠山上,名為新夏口(今武昌)。
自此之後,兩國的江夏郡隔江對望。在夷陵之戰前後,孫權改江南的江夏郡為武昌郡。東吳曾北伐成功過一次,那時在陸遜的指揮下,攻佔了曹魏手上江夏郡。
而今天,東吳把之前得到的江夏郡割讓給蜀漢,蜀漢又佔據了荊州南北,其今後屯兵卻月城,當如一把匕首插在東吳的咽喉上。
陸遜望著江水中間的鸚鵡洲,面露沉思之色,或許可佈置……
就在陸遜思索之際,諸葛恪在船艙外,喊道:“陸公在否?”
“嗯!”陸遜聽是諸葛恪,合上輿圖,問道:“元遜當有何事?”
陸遜本嫌棄諸葛恪剛愎自用,對其有些不喜。但不知為何,近日以來,諸葛恪態度友善,愈發親近自己。陸遜也不是驕縱之人,見諸葛恪如此,念及提拔後人,也對其頗是友好。
諸葛恪挺著大肚子,手拎著酒,臉上笑容燦爛,說道:“陸公為軍國大計奔波,頗是疲倦,恪特帶酒水而來,欲與陸公小酌幾杯。如何?”
陸遜面露不悅,訓斥說道:“今國危亡之際,又奉陛下詔書覲見。元遜切不可作樂,以忘大事。”
聽著陸遜的斥責,諸葛恪的臉上青一陣白一陣,也不裝腔作勢了,冷笑說道:“陸遜,你當真以為陛下是命你入營商討國事?”
此言一出,陸遜一股不好的預兆湧上心頭,站起身子,問道:“諸葛恪,你什麼意思?”
諸葛恪沒有回答,而是走入船艙。咣噹一聲,將酒放在桉几上,其身後的四五名兇狠之士也隨之入內。
諸葛恪坐在席位上,盯著陸遜嘲諷說道:“陸公素有謀略,怎不知陛下之意乎?陸公兵敗漢人之手,其罪當誅,然陛下卻以陸公功績偉大,不忍折辱,故特命恪送公一程,以全陸公聲望。”
陸遜臉色一白,撐著木架,慘笑說道:“荒唐!國難之時,還欲誅殺大將,此乃自毀長城!待漢兵攻時,你孫權莫要後悔!”
說著,陸遜瞪著諸葛恪,咒罵道:“昏君奸臣,實乃亡國之象!”
看著還矇在鼓裡的陸遜,諸葛恪搖了搖頭,感嘆說道:“陸公何其愚也!今欲殺公者,非陛下一人,還有大漢君臣。議和三條中,便有必殺遜,方可和之說。”
此言一出,陸遜再也忍受不住了,流著淚水,捶胸說道:“孫權,我本以為你是天下少有英主,入你帳下,為吳國出生入死,效命沙場。今只恨我陸遜錯看與你,卑躬屈膝,為求一朝之安穩,而誅殺大將,獻媚於漢人。”
】
陸遜的心態真的炸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