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漁翁得利(第1/2頁)
章節報錯
博望,魏軍大營。
中軍帳內,曹叡將手上的公文扔到地上,憤怒說道:“蜀將不過數百騎,居然能在我大軍腹地來去無阻,殺我文武大臣,燒我糧草。甚至還敢南下,夜襲我大軍營地。”
說著,曹叡站起身子,指著地上的公文,憤然說道:“這是什麼?這是在打我大魏的臉啊!諸位皆是食俸千石之人,能在此落座之人,非是身經百戰的沙場驍將,亦是善於籌劃的謀士能臣。今面對此舉,還有何言?”
“咳咳~”
氣血上湧,曹叡用巾帕捂著自己的嘴巴,拼命咳嗽。
“請陛下息怒,乃我等之過。”眾文武應和道。
片刻之後,曹叡呼了口氣,問道:“昨夜情況如何?各營可有損失?元宏底細有誰知曉?”
秦朗起身出列,回話道:“啟稟陛下,昨晚敵軍人馬不多,除東北角一帶死傷近百人之外,其餘諸營最多不過二、三十人,並無其他折損。末將已分派親兵巡查軍營、安撫諸軍。士卒、部伍皆是無亂,行軍如常。”
“至於元宏底細,臣只知其歲數不長。其麾下士卒甲冑銳利,戰馬彪悍,乃漢、胡騎卒所組成。”
“敵將在我軍腹地賓士數日,破寨襲營,至今連底細都不清,還如何打仗。”曹叡睨視秦朗一眼,冷笑說道:“若等諸位探清元宏何許人,朕恐人頭不保也。屆時還有諸位做甚?”
秦朗額頭隱約見汗,立即深深拜倒,說道:“此乃末將失察之罪,望陛下責罰。”
“事已至此,要責罰有何用,戴罪立功吧!”
曹叡坐回榻上,轉向文臣一側,淡淡說道:“今敵佔據宛城,我大魏荊州幾乎盡失。豫州刺史駐兵於泌陽,無可乘之機。故形勢與我不利,不知各位對此有何高見啊?”
如今就漢魏局勢而言,蜀漢憑藉出奇意料的進軍,大規模佔領荊北郡縣,沿著淯水一帶安營紮寨,阻擋曹叡救援大軍南下。
至於田豫駐紮在泌陽,因沒有戰機進軍,不過是曹叡的藉口而已。收到劉禪的離間信後,雖有孫資在旁的勸諫,但曹叡還是忍不住升起疑心。
要知道大漢攻佔關中之後,曹魏二千石高官投降蜀漢者可不少。如杜恕,杜畿之子,歷任弘農太守、趙國相。魯芝,受曹真、王朗重用,歷任南安太守、尚書郎。隨著這些人投降蜀漢,還有將大量的軍事機密透露給蜀漢。
叛臣魯芝擔任荊州刺史,說魯芝在其間沒有出力,換誰都不相信。因此田豫受曹叡猜忌,不過是意料之中的事,因為曹叡他賭不起。
衛臻從位上而出,拱手說道:“啟稟陛下,如今之勢,臣以為或可行圍梁(魏)救趙之策。讓滿伯寧率河東之士,兵入關中,逼賊人分兵救援,而我軍可趁機行事。”
不待曹叡說話,身旁掌管文書的孫放,說道:“河東局勢,衛公有所不知。姜維襲擾呂梁一帶,已被郭淮擊退,所部渡過大河。而郭將軍乘勢而過,卻被姜維據營堅守,不得克也。”
“黃權佯攻河東之後,亦是撤回關中。滿公與夏侯霸兵出關中,滿公走蒲坂攻王城,夏侯霸兵進華陰。只是因大軍在南,兵力不足,難以進取,被賊將柳隱、黃權所守王城、華陰,不得克。”
如今不僅是在南陽發生戰火,在關中亦是硝煙四起。面對蜀漢試圖進取荊州,爭奪關中的行為,曹魏可以說是發全國之力起兵應對。加上遼東的司馬懿,曹魏國內基本再也沒有可以抽調的兵馬了。
衛臻聞言,沉吟少許,繼續進諫說道:“陛下,樂綝棄走武關,北上弘農盧氏。故臣以為不如讓夏侯霸撤軍,南下會合樂綝,攻蜀軍身後,奪其武關、析縣一帶,致使賊軍與關中斷絕,趁機東進,使蜀軍奔走應付。”
不得不說衛臻眼光獨到,關中及弘農一帶除了走武關道可以前往南陽,走弘農的桃丘聚可以抵達盧氏,再從盧氏繞道到武關身後,抵達南陽。一旦魏人重奪武關的話,那麼南陽的局勢又將重新改變,優勢將又回到曹魏手上。
曹叡眼睛一亮,頷首說道:“衛卿所言極是。立即擬詔讓夏侯霸、樂綝過熊耳山,襲擊武關,斷絕南陽與關中聯絡,使其混亂。”
“諾!”
吩咐完,曹叡心情微微舒坦一些,至少有了應對之策,雖然指望夏侯霸、樂綝能夠得逞很是困難,但亦是方略不是?
曹叡抿了口氣漸涼的草藥,問道:“諸卿可還有策乎?”
蔣濟捋著鬍鬚,說道:“臣以為可讓孫權發兵,從荊州進攻西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