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憂心(第2/2頁)
章節報錯
“陛下,魯侍中求見。”
就在劉禪與王平交談之際,許久未見的魯芝求見。
“宣!”
“臣魯芝拜見陛下。”魯芝行禮說道。
“免禮吧~”
劉禪停下交談,轉身看著魯芝,笑道:“許久未見了,魯卿北行可否順利?”
魯芝風塵僕僕地拱手答道:“啟稟陛下,此行隨糧草轉運大軍抵達關中,頗是順利。臣此次不辱使命,平定漢嘉羌亂,俘獲百姓四萬餘人,遷二萬弋羌百姓於關中鄭白渠耕種,又分二萬弋羌百姓於蜀地各郡縣之中。”
魯芝持節,治理漢嘉西陲的弋羌之事,花費一年半的時間,先是借犛牛羌平定弋人,又趁機弄死犛牛羌王狼路,挑撥三子作戰。待犛牛羌內鬥嚴重,虛弱之際,魯芝立三王子為羌王,趁機出兵數千人為他平定犛牛羌,將襲擾西陲的犛牛羌一舉平定。
之後魯芝控制三王子,又在武力的威懾下,強行將犛牛羌百姓分遷於關中、巴蜀各地。在漢嘉郡重設犛牛縣,將親漢羌人編為千戶,就地定居。再遷三王子入成都居住,以為榮養。
犛牛縣(今漢源),西漢時設立,東漢時被撤銷,僅作為屯兵之地。犛牛羌作亂,此地也就荒廢。
如今大漢重新在此設縣,就是為了保護犛牛道。這條道路不僅是成都與南中來往的交通要道,更是諸條道路中最為便捷的大道,這也是為什麼劉禪將重心多次放在犛牛羌上。
劉禪欣慰地點了點頭,說道:“卿為大漢獲民四萬,剪除西陲邊患,充實大漢人口,實有大功。故朕特封卿為漢源鄉侯,以為恩賜。廖立謀劃有功,封都鄉侯。”
“謝陛下。”魯芝跪地行禮說道。
“免禮。”劉禪扶起魯芝,鼓勵說道:“卿入大漢功績卓著,鄉侯表功實屬應當。”
魯芝自謙說道:“為陛下驅使,乃臣本分,愧不敢當。”
說著,魯芝從袖口處掏出情報,說道:“啟稟陛下,此乃今日上丞相大軍情報,廖侍中令臣轉呈於陛下。”
“哦!”劉禪攤開情報看了起來,表情間微微蹙眉,似乎對戰況不滿意。
王平見狀,低聲問道:“陛下大軍情況莫非進展不利?”
劉禪微微頷首,說道:“正是,上丞相渡取北屈之策,被郭淮識破,我軍小敗一場。今上丞相只能取下策,率大軍南下,會同驃騎大將軍所部從蒲坂過河東,看能否尋到魏軍破綻,破敵略地。”
襲擊北屈的策略被看穿,諸葛亮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只能走正道,從蒲坂渡河,與司馬懿大軍對峙,看能否找到破敵之策。
此言一出,王平一臉心事重重。如今想要破局,只能把希望放在小道上了。但是指望小道攻破潼關也是困難,只不過從機率上而言,會比強攻潼關來得機率大些。
一直有關注關中戰事的魯芝,捋著鬍鬚,不知做何思慮。
劉禪見眾人憂心,安慰道:“昔關中之戰,司馬懿閉門不出,我大漢仍取關中。今時我軍雖有小挫,但鹿死誰手亦未可知也。”
“況且我軍今日初下東門壘,能克潼關亦有可能。潼關一破,弘農唾手可得,洛陽近在咫尺,河東又有何可慮。”
“諾!”眾人應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