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道與羌(第1/2頁)
章節報錯
初秋的風徐徐地吹著,帶著絲絲涼意,亭中氣氛倒是顯得有些沉寂。
劉禪端著茶盞,手掌摩擦著光滑的杯壁,陷入沉思,陪駕的官吏寂靜無言地等候劉禪發話。
唯有青龍真人與眾不同,緊閉雙眼,打坐誦經,彷彿一切事務與其無關。
沉默半響之後,劉禪抬頭看向劉邕,緩緩問道:“南和既有此問,不知南和之意是何?”
劉邕放下手中茶盞,沉吟少許說道:“北伐之前,上丞相率軍路過沔陽,親謁斄鄉侯墓致祭(注①),並讓其弟馬伯瞻(馬岱)為掛孝,故邕方有此問。畢竟斄鄉侯為我大漢將帥,而楊阜助賊為寇,致祭應當無礙。況且楊太守也以馬超之名,誘武都白馬羌相助馬嶺關,今若祭之,可收隴西羌、氐人之心。”
“休昭可還有其他見解否?”劉禪摩擦著光滑的杯壁,說道。
董允微微蹙眉,拱手答道:“陛下,此一時彼一時,上丞相出師祭奠斄鄉侯乃是為鼓舞士氣,今隴右已下,涼州將奪,將需思安民之策。”
劉禪微微點頭,確實如董允所說,此一時彼一時,當時是打隴右,而現在是安穩涼隴,大漢對兩者的需求已經轉變了。”
見眾人未統一意見,一時間,劉禪倒不好確定是否祭拜馬超。
劉禪思索之際,無意間瞥見青龍真人的姿態不禁想笑,好奇問道:“斄鄉侯葬在雷公山,真人你等住在附近,不知有何感受?”
青龍真人好似睡醒般,微微睜眼,做了個道禮,說道:“啟稟陛下,我等已是出世之人,斄鄉侯在與不在與我等並無關係。貧道幾人往日唸經修道而已,少聞世事。”
頓了頓,青龍真人繼續說道:“貧道只是知曉斄鄉侯之墓往來少有人打理,唯有數年前上丞相北伐之時,致祭打理過一次。至於羌人敬佩斄鄉侯,貧道不曾聽聞有何人祭拜過。”
劉禪似笑非笑看著青龍真人,說是出世不問世事,卻在最後一句揶揄馬超的威名。
劉禪盯了一會,好似不在意地隨口問道:“真人是何方人士?”
青龍真人見陛下似乎看透自己的小心思,也不隱瞞,恭敬說道:“在下乃秦州天水郡人士。”
劉禪看著山腳緩緩流淌的漢水,半響後,嘆息說道:“十年了,隴右人舊恨難忘,而羌人早已忘卻神威天將軍之名,或許此乃天意也。”
青龍真人做了一個道禮,又是不再說話,閉眼唸經。
說完,劉禪將手中磨蹭許久的茶盞遞到嘴邊,一飲而盡,沉聲說道:“斄鄉侯之墓,朕不便去致祭。但其亦是我大漢將帥,不可孤伶至此,南和,你回軍寨之後,遣老弱士卒數人,日常打理打理。”
“諾!”劉庸應道。
吩咐完,劉禪又看向青龍真人,好奇問道:“貴教張教首隨曹操奔赴中原,不知真人又為何不隨其前往,而留於此地。”
青龍真人睜開雙眼,如實稟告道:“貧道早年隨張教首入中原,曹操將數萬百姓、教眾分居他地,並派專人負責監管我等,不讓我等於民間傳道。故我與張天后數人不願留於中原,逃回漢中,後見教眾離散,便歸隱觀子山,遂不問世事。”
劉禪忽然想到什麼,問道:“不知斄鄉侯與貴教可有過關係,或喜愛貴教教義?”
青龍真人遲疑半響,說道:“啟稟陛下,張教首曾欲讓張天后嫁於斄鄉侯,除此之外,兩者並無關係。”
劉禪笑眯眯地看向青龍真人,並讓人給他端過一盞茶,繼續問道:“不知可有羌、氐之人喜愛貴教教義,並願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