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鄴城。

劉義真從雲中回到關內後並沒有南下回到長安,而是朝西面拐了個彎帶著崔浩等人回到了河北。

在這裡,劉義真將河北的所有的地圖黃冊收集在一起,並命劉義隆和王買德二人主持在河北的“新政”。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假,但是每每將土地分發給百姓,要不了三代,這些土地就又會重新集中到達官貴人的手中。”

“此次河北清理出很多土地,朕有意徹底推行“土改之策”。”

“陛下,何為土改?”

“土地使用權無償、無限期提供給用地者,但土地使用權將不能在土地使用者之間流轉。”

簡單六個字概括就是“禁止土地買賣”。

這麼解釋雖然不全面,但是已經足夠讓大家明白劉義真此次在河北施行土改的核心思想。

相比與這一核心,劉義真身邊的官員更關心前者——“無償、無限期使用土地”。

……

那官府從哪裡收稅呢?

沒有田賦,官府和國家該怎麼活?

若只是粗暴的將均田制那套每年要上交多少糧食的法規套上來,那又成了換湯不換藥,所謂的“土改”便臣了一紙空文。

“從今以後,官府只能以貨幣購買糧食。”

如果說劉義真之前的話是讓大家心裡“咯噔”一下,那現在便是直接給了所有人當頭一棒。

“陛下!”

久在中樞的王買德趕緊阻止了劉義真的異想天開。

“陛下,自古都是向百姓徵稅的道理,哪有用銅錢換取的?”

“先不說這道理是如何,就算陛下真的想施行,也要有那麼多錢才行啊!”

劉宋現在的錢多嗎?

多!

但那要看是用來幹什麼。

因為黃金鑄成的永初寶錢讓劉宋的貨幣和黃金掛上了鉤,而全國的黃金礦脈又都在官府手中,從這個角度來說,劉宋官府異常有錢。

但貨幣的本質其實是“債”。

比方說,今天去掙錢,便是讓老闆欠下給自己的債,這些債就以貨幣的形勢回到自己手中,而明天去花錢,就是把自己的債轉讓給別人。

從這個角度來說,劉宋其實並不富裕,那些黃金只能說是一種礦產資源而已,算不上“貨幣”。

現在劉義真打算讓官府出資去買百姓種出來的糧食,本質上就是接受了百姓無數的債。

但是這些債劉宋官府拿著可基本就算砸在手裡了。

因為既然是債,就要還。

沒了廣大種田的百姓,這債要往哪裡去?

達官貴人?還是目前根本沒發展起來的作坊?

要是指望他們,不消數年,劉宋的金融體系就將崩潰,讓這好不容易結束的世界再次亂起來。

對於那樣的結果,王買德無法接受!

“陛下不如廣施仁政,減免賦稅就可!”

王買德還是建議劉義真不要做一些太過新銳的舉動。

穩穩的在這百廢俱興的時候做一個聖君不好嗎?為什麼非要搞一些荒裡荒唐的事出來?

劉義真卻搖著頭:“苟日新,日日新。”

“我華夏民族最重要的冒險精神,可不能在我們這代人就斷絕。”M..coM

冒險精神,當然不單單指物理上的開疆拓土,朝著未知的八荒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