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斤聞言,知曉拓跋燾心中還有戰意,自然是滿腔欣喜的和丘堆一同去整頓兵馬。

“吾為前鋒,陛下居中,丘堆在後方防止河北的宋兵北上偷襲!”

大軍開拔,據是鐵馬金戈的北魏騎兵朝著西方一路追去。

其中奚斤在抵達涿縣的時候還仔細探查了一番。

在確定城中將旗稀疏、士卒零散後,奚斤這才招呼後方的拓跋燾主力繼續跟進。

只是奚斤不知道的是,就在北魏大軍略過涿縣的時候,一雙眼睛一直在涿縣的女牆後死死盯著這支騎兵洪流。

《仙木奇緣》

“確實是拓跋燾!”

城中留守的將領正是河間王劉義隆。

不光劉義隆還留在涿縣,就連之前立下戰功的陳憲此刻也是率精兵三千護衛藏在涿縣中。

“陛下曾言,若拓跋燾前去追擊必奉大敗!我等只要在此守株待兔即可。”

劉義隆咂咂嘴,有些欽佩道:“天子料事如神,這拓跋燾果真前去追擊,想必距離其敗亡也怕是不遠了吧?”

陳憲曾和拓跋燾交過手,便向劉義隆說道:“拓跋燾此人剛愎自用,但不可否認其作戰勇猛非凡。就算在前線新敗,也勢必困獸猶鬥,河間王不可大意。”

劉義隆不是那種聽不見諫言的人,只是聽陳憲這麼說後露出意外的神色:“你此番言論居然和天子臨行前交代孤的一模一樣。”

陳憲聞言也是有些驚奇,最後也只得感嘆:“天子自非常人矣。”

————————

————————

卻說北魏騎兵一路東追,路上偶然也會遇到宋軍散落的兵士,不過這些兵士一見魏軍到來就據守就地的城池,不給北魏騎兵在平原上對步兵作戰的機會。

拓跋燾追人心切,對於沿途的宋軍士卒也沒空攻打,只能是看沿途的宋軍越累越多。

“若非前面有劉義真,光是這些宋軍士卒都是一筆巨大的軍功!”

奚斤對左右這麼說道,純粹是將這些宋軍當成了隨軍的遊兵散勇。

只是奚斤不知道的是,這些士卒其實是從北府軍中退役的府兵,看似散亂,其實每一軍都有統率一地府兵的折衝校尉指揮,散而不亂。

一直追了三天,北魏大軍總算是到了易縣。

同時,在前面狂奔的斥候也終於是給拓跋燾帶來了宋軍的訊息。

“劉義真天子旗幟正在郎山修整!”

朗山又喚作“狼山”,是當年武帝廢太子劉據之子“郎山君”為躲避“巫蠱之禍”而逃亡隱藏的地方。

當然,它在後世還有一個更加廣為人知的名字——

狼牙山。

一過朗山,便進入到了險峻的太行山地區,不適合騎兵作戰,所以北魏騎兵在追到這裡時不免也是有些踟躕不前。

拓跋燾看那犬牙交錯的山道頓時清醒了很多,對周圍的侍從說:“劉義真用兵最喜歡將騎兵困於狹隘之處,之後再以自己擅長的步兵擊潰騎兵。對付先帝時如此,對付赫連勃勃時亦是如此。”

“如今再往前追便進入了山道,若劉義真在山林中設伏,那後果不堪設想!”

奚斤等人見拓跋燾有如此顧慮,也覺得宋軍狡詐,不可不防,便先駐紮在易縣商議對策。